字词 | 羊头浑脱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羊头浑脱 羊头浑脱唐代宫廷“百戏”之一种。系北周时从波斯一带经中亚传入的乐舞。“浑脱”波斯语kanba的音译,意口袋,指油囊。表演者“裸体、跳足、持油囊装水,泼洒歌舞,以为笑乐”。为驱赶罗刹恶鬼,消灾免祸,表演者还要戴上各种兽类及神鬼面具。或以泥水沾洒行人,或持羂索搭钩捉人为戏。北周宣帝曾 “集百官及宫人内外命妇,大列妓乐,又纵胡人乞寒,用水浇沃为戏乐”。唐时长安的西域人很多常以此为戏,汉人称之为 “泼胡乞寒”之戏,即 “泼寒胡戏”。久之,传入宫中,常夹在 “百戏”其他节目中演出。“羊头浑脱” 即戴着羊头面具的浑脱舞表演。武后末年还创制了 “剑器浑脱”、“醉浑脱” 等。唐中宗时,此种表演达到鼎盛,场上旗帜飘扬,鼓声震天,表演者骏马胡服腾逐喧噪,有如打仗一样。而且“裸形体,灌衢路,鼓舞跳跃而索寒。”此种表演热情粗放,但似不符中原民情,故当时遭到很多非议。玄宗李隆基即位后,他对此亦不大欣赏,于开元元年下令: “敕腊月乞寒,外蕃所出,渐侵成俗,因循已久,目今已后,无问蕃汉,即宜禁断。” 至此,在中原盛行八、九年之久的 “百戏” 表演被禁止了,就连在中原的少数民族与外国人,也不得举行这种活动了。 ☚ 牵线傀儡 九头狮子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