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采访使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采访使官名。唐初派往各道巡察的使职,初称按察使,开元中,改称采访处置使,简称采访使。职掌举劾州县官吏,考查地方治绩,肃宗时改为观察处置使。参见“观察使”。 采访使 采访使官名。唐代开元二十一年(733)分全国为十五道,于每道置采访处置使(简称采访使),掌检察刑狱和监察州县官吏,其职能地位,相当于后来的廉访使、按察使。至唐乾元年后,因各地兵起,废采访使,改置防御使。小说第六十五回写山东巡抚侯蒙、巡按宋乔年率两司八府官员结豪请六黄大尉,将“廉访使赵讷、采访使韩文光”俱写入迎请的队伍之中。两人一个是元官名,一个是唐官名,两者执掌其实又相同,未知是谬误或故意。 ☚ 廉访使 提学副使 ☛ 采访使 采访使官名。唐代置。掌察州、县官吏善恶。采访处置使的简称。后改称观察处置使。《资治通鉴·唐纪·肃宗乾元元年(公元758年)》: “五月,壬午,制停采访使,改黜陟使为观察使。”“贞观初,遣大使10人巡省天下诸州水旱,则有巡察、安抚、存抚之名。神龙二年(公元706年),以五品以上20人为10道巡察使,按举州县,再周而代。景云二年 (公元711年),置都督24人,察刺史以下善恶。当时以为权重难制,罢之,置10道按察使,开元二年 (公元714年),曰: 10道按察采访处置使。四年罢。八年,复置按察使,秋冬巡视州县。二十年 (公元732年) 曰采访处置使,分15道。天宝末,又兼黜陟使。是年改曰观察处置使。” ☚ 采女 采铜伯克 ☛ 采访使官名。唐玄宗。开元四年(716)始置于河南、扬州等地,选朝官为之,掌本道民政。 采访使使职名。唐开元二年(714)始设,全名按察采访处置使,后改为采访处置。掌监察州县官吏。乾元元年(758)改称观察使。 采访使官名。晋代曾以石崇为交趾采访使。唐初遣使分道巡察地方,先后有巡察使、按察使之名。开元二十一年(公元733年)改十道按察使为十五道采访处置使,简称采访使,其主要职权为监察、考课地方官吏,如汉刺史之职。采访使作为使职,无品阶,或由中央官兼任,或由刺史(改州为郡时则为太守)兼任。《唐会要》卷七十八载: 开元二十五年(公元737年)十二月,“命诸道采访使考课官人善绩,三年一奏,永为常式”。开元二十九年(公元741年)七月,又“敕采访使等,所资按部,恤隐求瘼,巡抚处多,事须周细,不可匆遽,徒有往来。”此时采访使已较固定地留在任上,并可依地方长官例入奏。开元末又兼黜陟使,许其“专停刺史务,废置由己”,权任甚重。采访使有判官二人,分判尚书省诸司及州郡簿书;支使二人,分使出入,其职掌如节度使的随军;推官一人,掌推鞫狱讼。岁时遣朝集使朝觐皇帝,并向中书门下报告政务及岁计出入,实际上已成为道的行政长官。乾元元年(公元758年)改采访使为观察处置使。辽太宗时,南面官中有采访使之名,不常置,其职掌不详。参见“观察使”。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