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采莲子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采莲子 采莲子唐教坊曲名。后用作词牌。原为七言四句带和声之声诗。唐皇甫松曾撰此调,于一、三两句句尾加和声“举棹”,二、四两句句尾加和声“年少”,与《竹枝词》中“竹枝”、“女儿”相类。 ☚ 南乡子 阿那曲 ☛ 采莲子 采莲子唐教坊曲名,有歌辞传世,后世视为词调。见《花间集》录唐皇甫松之辞。《词律》卷一、《词谱》卷一录列此调,其辞二十八字,七言四句,叶三平韵。其体实属七绝,唯于第一、三两句后附有“举棹”,第二、四两句后附有“年少”之和声歌辞。与《竹枝》类同。 ☚ 采明珠 采莲令 ☛ 采莲子
南朝以后,在长江中游的武陵地区和长江下游的越州地区,民间盛行采莲、采菱的生活风习,因而南朝乐府民歌有 《采莲曲》 、《采菱曲》 诸题。其中尤以 《采莲曲》 为多。因为南朝民歌的传统修辞方式是谐音双关,所以以莲藕之 “莲”, 谐爱怜之 “怜”, 而《采莲曲》 、 《采莲子》 就成为表现爱情生活的最好篇题了。所谓 “既爱同心侣,复采同心莲” (徐彦伯 《采莲曲》 ) ,把个中奥妙点得通透。 皇甫松这首 《采莲子》 当然不是要写掇拾莲子的具体活动。这儿不烦什么菱角牵衣、断刺伤手的情节。打头一句,便从荡桨回棹的 “船动”写起。秋水平铺,湖光潋滟,轻舟摇摇,一天碧色。多么美好的境界! 然而采莲姑娘的心意却另有专注。“贪看年少”,炽热的爱情的追求脱口而出,多么大胆。多么坦白! 她甚至忘记了拨船弄桨。于是,几颗莲子隔水抛掷到岸,向意中人表示了爱情的柔情蜜意。“莲子”,就是 “怜子”,也就是 “爱你”,消息沟通,多么诙谐巧妙! 明明是有心有意,却说 “无端”,连下句 “遥被人知”看,原来这是她的自饰之词,或者说,这是她对自己不无冒失、不无轻率的行为的懊恼。因为她刚才逗情的举动被远处的人瞧见了。“遥被人知半日羞”,她毕竟太年轻、太天真了,平抑不了自己的羞愧,以致老半天都觉着脸面上热辣辣的,一颗初试恋情的心在七上八下地跳颤。 从来士大夫文人笔下的爱情描写,都是不大痛快,总爱弄一些花前月下的佳期密约出来,要不就是墙头马上的惆怅。民歌却完全不同。劳动者是普通人民,他们表达爱情的方式是直率的、大胆的、泼辣的。爱就是爱,不需要什么掩饰,不需要什么做作。他们不会也不习惯弄那些贵家女子的打鸭溅水、坠簪遗帕的过门,他们径直地自白: “天生男女共一处,愿得两个成翁妪。”(《捉搦歌》) 《采莲子》所描写的人物形象和思想感情,其丰满、真实、健康,是显然的。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