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采茶扑蝶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采茶扑蝶 124 采茶扑蝶见27123采茶灯。 ☚ 采茶灯 花鼓灯 ☛ 采茶扑蝶 采茶扑蝶钢琴独奏曲刘福安1962年根据同名歌舞音乐主题创作。《采茶扑蝶》是以福建民间歌舞采茶灯加工整理的歌舞作品,展现了采茶姑娘愉快的劳动、嬉戏场面。钢琴作品以此取材,创造出欢快、优美的音乐形象。乐曲为复三部曲式结构,五声羽调式的色彩贯穿始终。呈示部分A为愉快活泼的快板,e羽调式的单三部曲式结构。乐曲以对打击乐器的模仿开始,a乐段的主题原型在切分音型伴奏下活泼生动。抑扬格加16分音符的材料处理构成了更为活跃,灵巧的变奏a1,变奏a2则以上述两乐段的材料综合构成热烈与轻巧的对比,别有一种情趣。中间部分B采用主题派生材料b,三个乐段结构类似三声中部。在戏曲“圆场”式的平均时值伴奏型保持中,主题展现为轻柔、流畅的风格,提示美好的内心世界。调性依a羽——d羽——b羽调式展开,勾画出情绪的层次。热烈的打击乐模仿,乐曲进入单三部曲式结构的再现部分A′。a乐段再现后,a2乐段及其尾句材料的展开推向了热烈的高潮。a3乐段综合了前述力度及节奏对比,首先重复主题加深印象,然后以力度的不断增强直至兴高采烈地结束。作品完美的音乐形象,浓郁的民族风格以及多样化的主题变奏技法,使其在钢琴演奏教学及音乐会演奏方面具有重要的价值,被收入《高等音乐院校钢琴教学曲选》(第一集)。 ☚ 红头绳 晚会 ☛ 采茶扑蝶 《采茶扑蝶》Caicha pudie长笛、大提琴和竖琴三重奏曲。乐曲根据福建民歌《采茶灯》改编。乐曲基本上保留了民歌旋律的原貌,只是通过让旋律在不同乐器上轮流演奏,不断变化伴奏形式,多次变换调性以及旋律装饰加花等手法,使音乐表现力更为丰富多采。乐曲的第一主题旋律取材于民歌的前半部分,矫健活泼,节奏明快,表现了采茶姑娘的愉快劳动。这个旋律首先用长笛奏出,然后又在竖琴上第二次出现。接着竖琴的 一声刮奏,把旋律交给了大提琴,调性也转到比原调(1=G)高大二度的调(1=A)上,顿时色彩明亮,给人以耳目一新、豁然开朗的感觉。在这之后,优美流畅的第二主题旋律在新的调性上出现,表达了采茶女们对丰收的喜悦心情。旋律的后面一部分和前一个音乐主题相同,但因调性有了变化,仍使人感到新鲜。当长笛以优美清澈的音色又一次奏起第一主题经过装饰的旋律时,乐曲进入了最后部分。尾声的音乐似乎使我们看到采茶姑娘们挑着担担香茶,迈着轻盈的步子,渐渐远去了。 ☚ 扑蝴蝶 牧童短笛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