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鸡cháo jī传说中潮涨即啼叫报信的鸡,又称伺潮鸡。李德裕《谪岭南道中作》:五月畬田收火米,三更津吏报潮鸡。 潮鸡又名伺潮鸡。传说潮涨即啼。《舆地志》:“移风县有鸡,雄鸣,长且清,如吹角,每潮至则鸣,故呼为潮鸡。”《太平御览》九一八引晋孙绰《望海赋》:“石鸡清响以应潮,慧躯轻近以远洁。”注:“石鸡形似家鸡而灰色,在海中山上,每潮水将至,辄鸣相应,若家鸡伺晨也。”唐李德裕《会昌一品集·别集》四《谪岭南道中作》诗:“五月畲田收火米,三更津吏报潮鸡。” 古代名物 > 禽鳥類 > 陸禽部 > 雉 > 石雞 > 潮雞 潮雞 cháojī 即石雞。因潮至而鳴,故稱。南朝梁·顧野王《輿地志》:“移風縣有雞,雄鳴,長且清,如吹角,每潮至則鳴,故呼爲潮雞。”《山堂肆考》卷二三七:“潮雞出嶺南,似雞而小,潮至則鳴。”唐·李德裕《謫嶺南道中作》詩:“五月畬田收火米,三更津吏報潮雞。”明·楊慎《藝林伐山·潮雞》:“石雞,即潮雞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