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也称酶标记法,是酶免疫技术的一种。基本原理是将可溶性抗原(或抗体)吸附在固相载体上,再结合酶标记抗体(或抗原),利用检测酶分解底物的量的差异来定量检测相应的抗原(或抗体)。此法的基本要求是:
❶抗原或抗体能牢固吸附于固相载体的表面且保持其免疫活性。
❷抗原或抗体与酶连接所形成的结合物应既有免疫学特异性又具酶活性。
❸底物被酶分解成可溶性稳定的有色产物。
酶标记法中最常用的是间接法和双抗体夹心法。间接法用于测定抗体,其原理与间接免疫荧光技术相似,先将抗原吸附于固相载体,加入待测抗体,再用酶标记抗抗体检测样品中与抗原结合的抗体,底物被酶分解,出现颜色反应,其显色的深浅与样品中相应抗体量成正比。双抗体夹心法适用于测定大分子抗原,先将抗体吸附于固相载体,加入待测抗原后,再用酶标记抗体检测样品中的抗原,加入底物所出现的颜色改变与待测的抗原量成正比。
此外,尚有与放射免疫测定相似的竞争法,系利用酶标记抗原对抗体竞争性结合来检测未知的抗原。底物被酶分解也出现颜色反应,但其显色的程度与未知抗原的含量成反比。此法可用于检测小分子抗原
及半抗原。
酶标记法具有特异、敏感、快速、简便和经济等特点,而且能在普通实验室及现场广泛应用。原则上可用以检测一切抗原及抗体。目前,已用于测定血清蛋白质、肿瘤抗原、激素、药物、各种微生物和寄生虫抗原以及针对上述各种抗原所产生的相应抗体。在实际应用上,可作临床诊断及监护,疾病普查,法医鉴定,兽医及农业上植物病害的检验等。它已广泛应用于生物化学、免疫学、微生物学、寄生虫学、药理学、流行病学以及传染病学等方面。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示意图
上图为间接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抗原吸附于固相载体,检查抗体; 下图为双抗体夹心法酶联吸附试验,抗体吸附于固相载体,检查抗原。
酶标记法是一种免疫血清学的新技术,还存在一定问题,如制备酶标记抗体(或抗原)的结合物的最适条件不易确定,更谈不上标准化,有些酶的底物有致癌性等。酶标记法尽管有这些缺点,但经过进一步研究改进,将会成为科学研究和临床诊断的许多领域中的一项重要的免疫学新技术。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
❶间接法(indeirect method)。这是一种检测血清中抗体的方法。使已知可溶性抗原吸附于载体(聚苯乙烯板、聚苯乙烯管、琼脂糖小珠)上,用缓冲液洗涤三次,除去未吸附的抗原,加入被检血清,若血清中有相应特异性抗体存在则与吸附的抗原结合,用缓冲液洗三次,除去未结合的抗体;加入酶标记的抗球蛋白抗体,该抗体与吸附的抗原抗体复合物结合,浸泡洗涤三次,中止酶反应。用光电比色计测定底物颜色深浅,即可推知抗体量。主要应用于甲状腺球蛋白、多发性关节炎,红斑性狼疮、梅毒、乙型脑炎等疾病的诊断。
❷双抗体夹心法 (double antibody sandwich method)。这是测定待检标本中抗原的方法。使已知抗体吸附于载体上,洗涤;加入待检标本溶液,使溶液中的抗原与吸附的抗体结合;加入酶标记特异性抗体,洗涤;加入酶作用底物,产生颜色反应。主要应用于免疫球蛋白、癌胚抗原、激素、血液因子、乙肝表面抗原(HBsAg)的检测。
❸抗原竞争法(antigen competitive method)。用于测定小分子抗原的酶免疫方法。大致方法如下:使已知抗体吸附于载体表面;可能含抗原的待测溶液和酶标记的抗原溶液以适当的比例混合,加入已致敏的载体孔中;加入酶作用的底物,产生显色反应。色深表示酶标记抗原多,而待检溶液中未标记的抗原量少。反之色浅表示酶标记抗原少,而待检溶液中的抗原量多。色的深浅可通过分光光度计精确地测定出来,二者之间的差即为待检溶液中的抗原量。应用同双抗体夹心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