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酚中毒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酚中毒

主要指酚和来苏尔中毒。酚即苯酚或石碳酸,是重要化工原料,在医疗上广泛用作消毒防腐剂。酚的衍生物甲酚是煤焦油的副产物,其皂液制剂来苏尔广泛用作消毒剂。酚中毒多见于自杀,偶有误服中毒的。吞服酚和来苏尔后,口腔、咽喉立即有烧灼刺痛感,恶心、呕吐,腹痛,呼吸困难,体温下降,昏迷,最后呼吸麻痹而死。酚和甲醇能使细胞蛋白迅速凝固,皮肤和粘膜强度腐蚀,抑制呼吸中枢及血管运动中枢。从服毒到死亡一般为2-12小时。尸检有明显的腐蚀特征,口周皮肤有灰白色或棕色流注状腐蚀斑,口腔有特殊的酚的气味,食道和胃粘膜呈凝固状坏死,胃高度收缩。酚和来苏尔的致死量分别为10-15克和20-40克。

酚中毒phenol poisoning

系化学药品中毒之一。酚又名石炭酸,是工业与医疗上广用的原料。主要通过皮肤、消化道吸收中毒;产生大量蒸气时也可由呼吸道中毒。酚为原浆毒,可与蛋白质结合发生沉淀;对感觉神经末梢有麻醉作用;能抑制血管舒缩中枢与呼吸中枢;能直接损害心肌与小血管;也能造成肾脏广泛损伤。临床表现:侵入途径可造成不同程度的灼伤,并可有感觉丧失;可有头痛、眩晕、耳鸣、精神兴奋、昏倒及休克表现;尿少、蛋白尿、管型尿;呼吸衰竭等。慢性中毒可有消化道症状及神经衰弱征群。治疗:彻底排除毒物、抗休克、保护肾脏功能、对症等。

酚中毒

酚中毒

酚(C6H5OH)又称羟基苯、苯酚、石炭酸,为白色针状结晶,有令人不快的芳香气味。分子量94.11,比重1.072,沸点182℃,蒸气压46.8Pa(25℃)。酚用于生产塑料、炸药、化肥、香料,也用于石油、制革、肥皂、玩具等工业。在医药上用作消毒剂、灭虫剂及止痒剂等。
酚对皮肤和粘膜有强烈的腐蚀作用,且可经皮肤粘膜吸收。因酚的挥发性较低,通过呼吸道吸入中毒的机会不多。经皮肤吸收程度以乳剂为最大,水溶液次之,纯酚的吸收较水溶液少。吸收后分布到各组织,透入细胞,引起全身中毒症状。吸入一定浓度的酚有60~88%滞留在肺中,停止接触后可迅速排出体外。吸收的酚99%以上从尿中排出。
职业性急性中毒,多由酚灼伤皮肤引起。局部皮肤苍白、起皱、软化、疼痛。以后转为红色以至棕黑色,严重时可形成坏死。如皮肤接触面积较大,则可吸收引起急性中毒,出现头痛,眩晕,乏力,体温、脉搏、血压下降,呼吸困难等。有时可发生抽搐,神志不清,甚至引起呼吸衰竭,亦可影响肾功能。酚溅入眼内,若不立即用水冲洗即可引起结膜和角膜灼伤、坏死,遗留角膜白斑,影响视力。
口服酚后可引起口腔和咽喉、胸骨后烧灼感,剧烈腹痛、呕吐和腹泻。呕吐物和大便可为血性。呼吸开始增速,以后变慢而浅。常有紫绀,并可发生支气管肺炎、肺水肿,以至休克。48小时内可出现少尿、蛋白尿等。治愈后常有食管、胃部疤痕挛缩,而致吞咽困难。
长期吸入低浓度的酚可有恶心、呕吐、食欲减退、流涎和腹泻等消化道症状。此外,尚可有头痛、眩晕、乏力等。尿和血中酚的测定,有助于了解吸收的情况。
酚也是一种致敏物,且有原发刺激作用,可引起过敏性皮炎或湿疹。皮肤长期接触可引起褐黄病。
酚污染皮肤后,应立即脱去污染的衣服,并用大量清水冲洗,再以75~90%酒精洗涤。如用甘油、聚乙二醇或酒精、聚乙二醇混合液(7:3)拭洗皮肤污染处,再用清水冲洗,则效果更佳。被酚灼伤的皮肤,可用饱和硫酸钠溶液湿敷。眼内受酚损伤时,应立即用大量温水冲洗(至少15分钟),并按眼灼伤处理。洗胃须谨慎,消化道粘膜已有严重腐蚀时,可口服蛋白水,并以硫酸钠20~30g加水300~500ml冲服。肾功能严重损害者可用透析疗法。
车间空气中酚(皮)最高容许浓度为5mg/m3

☚ 二氯丙醇中毒   五氯酚中毒 ☛
00005039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5:3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