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中毒 酒中毒酒中毒,又名酒精中毒,指饮酒所致的精神障碍,我国于隋巢元方著《诸病源候论》(公元618年)中,已有记载。西方在希波格拉底时,就描述过“酒狂”。Magnus Gus(1852)比较系统地记述了慢性酒中毒时的精神障碍。 酒为亲神经物质,一次大量饮用可出现急性神经精神症状;长期饮用可产生慢性神经精神症状,甚至出现神经系统不可逆的损害。对酒的耐受性个体差异很大,不耐酒者即使少量饮酒也可出现明显反应。一般情况,血中浓度达0.03~0.05%即可有欣快感和动作增多;0.06~0.1%时兴奋加重,为轻度酒醉;达0.2%即为中度酒醉,此时步行困难,言语含糊;达0.3~0.5%时可出现共济失调,知觉障碍,并进入昏睡;过此即进入昏迷,甚至死亡。一般在饮后1~2小时血中浓度最高,其中大部分由肺、小部分经肾排出。吸收入组织内的乙醇排出较慢,所以有酒瘾者经常处于中毒状态。遗传对嗜酒和耐量有一定影响。酒瘾更主要的原因在于环境因素。 某些国家的酒中毒问题与日俱增,已成当前重要的社会问题,在美国,酒中毒患者占精神病院初次住院人数的12%。我国酗酒者较少,饮时又多佐以菜肴,因此历来酒中毒较为少见。女性则更罕见。哈尔滨市精神病院,1954~1978年廿五年中共收治酒中毒患者25名; 四平地区精神病院1949~1977年,廿九年中住院的酒中毒患者亦仅35例。 急性酒中毒 单纯性酒醉时大脑皮质抑制,皮质下释放,表现为失去控制力、情绪欣快、过分自信、爱开玩笑、注意不集中、动作不灵活并伴有哭泣或嘻笑,以后可转入睡眠,醒后能回忆其经过。躯体反应有颜脸潮红或苍白、血压升高、心率加速和呕吐等。病理性酒醉时出现较重的意识障碍,有各种错觉和幻觉,情绪抑郁,甚至出现粗暴行为,往往继以较长时间的昏睡,醒后不能回忆。病理性酒醉除由于饮酒过量外,大多与素质,或患有癫痫、头部外伤或动脉硬化症等器质因素有关。不耐酒症为高度的对酒过敏,小量饮用后即出现较重的精神和躯体反应,如心悸、脸潮红、出汗、头晕、焦虑、呕吐或衰竭。间发性酒狂(dipsomania)为周期性狂饮,如果不予饮酒,则极难忍受,并出现焦虑、抑郁或粗暴行为。需饮酒陶醉数日方能解除,其表现可与病理性酒醉相同。有时此类病例常发生在躁郁症或癫痫病人中。 慢性酒中毒 多表现为注意不集中,记忆减退,情绪不稳,植物神经功能失调,性功能减退,震颤和末梢神经炎等征象。在戒断时上述症状加重。严重者尚可有自私、说谎及不知整洁和羞耻等人格改变。在躯体方面可并有慢性胃炎,肝硬化及维生素缺乏症。常见类型有: ❶震颤谵妄。发病多在40岁以上,多在慢性中毒基础上由急性中毒诱发,亦可在突然断酒后引起。主要表现为梦幻样意识障碍,各种恐怖形态的小动物幻视和幻触出现,烦躁不安,运动不协调,全身及舌部有粗大震颤,严重者有癫痫发作,并可见多汗、不眠、脉频、发热、蛋白尿、尿胆元阳性等。按压眼球可出现幻视(李普曼现象)。如能及时救治多可在数日后缓解;部分病例,则可死于心力衰竭;也有的转为柯萨可夫综合征。 ❷酒中毒性幻觉症。常在急性中毒后诱发,以幻听为主,可继发被害妄想,并伴有不安、恐怖和抑郁者。病程数日至数月不等,可与精神分裂症混淆。 ❸酒中毒性偏执狂。由于长期饮酒,性功能低下,常导致嫉妒观念,患者搜罗“证据”以自圆其说。此类病例与病前偏执性格有关。戒酒后症状可减轻。 ❹Wer-nicke脑病。表现为急性谵妄、恶心、呕吐、眼肌麻痹、抽搐发作和嗜睡,严重者由昏迷致死。病理解剖发现在第三、四脑室、中脑导水管和乳头体附近有出血和毛细血管增生,称为急性出血性灰白质脑炎。近年有报告提出,本病与Korsakov综合征关系密切,称之Wernicke-Korsakov综合征,急性期死亡率达17%。 ❺Korsakov综合征,主要症状为近记忆减退,逆行性遗忘,错构,虚构,定向障碍,赘述和欣快等。发病机理,除了乙醇本身的毒性作用外,还与维生素B族缺乏有关。病理变化主要位于基底节、中央灰质和乳头体附近。严重者可有脑萎缩。本病预后较差,痊愈者不足半数。神经系统检查有末梢神经炎的征象、闭眼难立征(Romberg's sign)阳性,以及瞳孔改变。应与脑外伤、脑出血及脑肿瘤等所致的同类情况相鉴别。 ❻其他,有癫痫素质者常以癫痫发作为酒中毒的主要征象,常在突然戒断后发生。Marchiafava综合征是酒中毒所致脑干变性,临床表现为急性意识混浊,视、听幻觉,兴奋和性欲反常。戒酒综合征发生于长期饮酒者突然戒断时,表现为震颤、多汗、失神、构音困难、焦虑、失眠和抽搐发作等。继发于酒中毒后的肝性脑病和烟酸缺乏性脑病则为另外两种特殊类型。(见“躯体疾病伴发的精神障碍”条)。 急性酒中毒根据饮酒史、患者的酒味,以及典型症状即可诊断,必要时可进行化验检查,测定血酒精浓度。慢性酒中毒除长期饮酒史外,尚需进行详细的精神和神经系统检查,应注意与其他脑器质性疾病相区别。急性中毒时,脑电图可见α波变慢、波幅降低,β波减少、额部出现θ波。病理性酒醉时,可见3~4周/秒高幅慢波。震颤谵妄以β波为主,在睡眠中眼快动相时间增多。Korsakov综合征时可见5~6周/秒θ波。 急性酒中毒,如在饮酒后不久,可用人工或药物催吐、洗胃,并予输液; 兴奋不安可给巴比妥酸盐类或抗焦虑药。对震颤谵妄等严重病例,应及时补充电解质、葡萄糖和大量维生素B1,亦可肌注少量胰岛素;衰竭时应用支持疗法。为了减轻精神症状,可用抗精神病药物。Wer-nicke脑病时,应用大量维生素B1、B12,还可并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有肝损害及烟酸缺乏症时,应采取相应治疗。戒酒时可投予小量抗癫痫药物或抗精神病药物,并须配合精神治疗。戒酒剂如戒酒硫(antabuse) 每日1g,或cyanamide每日300~600mg,可以试用,但不能单靠这类药物。国外有采取行为疗法,以助戒酒的。然而,主观意志是主要因素,而改进社会风尚对彻底消除酒中毒十分重要。病理性酒醉时,由于环境意识和自我意识均有障碍,应视为无责任能力。慢性酒中毒的人格改变如果违反法纪,通常是有责任能力的。(见“精神病人的司法医学鉴定”条) ☚ 中毒伴发的精神障碍 药物依赖 ☛ 酒中毒jiǔ zhòng dúalcoholism; alcoholic intoxification; alcoholic poisoning 酒中毒 酒中毒alcoholism酒是亲神经物质, 一次大量饮用可出现急性神经精神症状;长期饮用可产生人格改变、各种精神症状、内脏和神经系统损害。酒中毒大体上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大类。急性酒中毒时多数表现为普遍醉酒,极少数情况下出现病理性醉酒。后者在少量饮酒后,即出现严重的意识障碍、错觉和幻觉,甚至产生暴行,往往发生在癫痫、脑动脉硬化症、有头部外伤史及病态人格者。慢性酒中毒有多年酗酒史和酒依赖。人格改变表现为意志薄弱,适应能力下降,情绪不稳,不顾及家庭,自私,说谎,不知整洁,无羞耻心;往往有肝功能障碍、胃炎、性功能减退。在慢性酒中毒基础上还可能出现急性精神病症状,如震颤谵妄、酒中毒幻觉症、柯萨科夫精神病、酒中毒性嫉妒妄想等。戒除慢性酒中毒者的酒癖,可应用戒酒硫(antabuse)或(cyanamide)每日500毫克。服此类药物期间,饮酒后可导致颜面潮红、发汗、心悸、呼吸困难、恶心呕吐,从而逐步产生条件性厌恶感。也可皮下注射催吐剂阿朴吗啡后令病人闻酒味,当快要呕吐时给病人饮一杯酒,连续若干次,使之形成厌恶条件反射。同时应配合个别及集体心理治疗。 ☚ 酒精中毒性痴呆 旧事如新症 ☛ 000022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