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都护府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都护府 都护府官署名。❶《旧唐书·职官志》、《新唐书·百官志》均载有大都护府和上都护府。前者设大都护一人,副大都护二人,副都护二人,长史、司马、录事参军事各一人,录事二人,功、仓、户、兵、法五曹参军事各一人,参军事三人。后者设都护一人,副都护二人,长史以下多同于前。“都护掌统诸蕃,抚慰、征讨、叙功、罚过,总判府事”。唐太宗至武则天时,设有北庭、安西、安北、单于、安东、安南六个大都护府,其中两个即在西北丝绸之路沿线。 ☚ 左右神策军散兵马使 都督府 ☛ 都护府 135 都护府地方行政区划单位。一般为边远地区的监察区。汉宣帝曾设西域都护府,为驻西域地区最高行政单位。唐太宗至武则天时设置安西、安北、单于、北庭等6个大都护府,置大都护、副大都护等职,管理边防、行政及民族事务。元代都护府设大都护,同知、副都护主管民族事务。 ☚ 郡国 都督府 ☛ 都护府 都护府官署名。汉代始置,唐代、元代沿置。为西域地区的军政府。《元史·百官志》: “都护府: 秩从二品;掌领旧州城及畏吾儿之居汉地者,有词讼则听之。大都护4员,从二品; 同知2员,从三品;副都护2员,从四品;经历1员,从六品;都事1员,从七品;照磨兼承发架阁库管勾1员,正八品;令史4人,译史2人,通事、知印各1人,宣使4人,典吏2人。” (详见:都护) ☚ 都督府 都知监 ☛ 都护府dū hù fǔ官署名,西汉宣帝始置,为西域都护的官署。掌护南北道三十六国,为汉驻西域的最高官署,都护为长官,下有副校尉、丞、司马等。后废。东汉明帝永平十七年复置。晋和南朝也置。唐朝,置安西、安北、安东、安南单于、北庭六大都护府,置大都护、副都护、长史、司马等,掌辖境内的防务、行政和各族事务。元都护府置大都护、同知、副都护、经历、都事等,掌管旧州城及畏吾儿(维吾尔)居汉地者的诉论事。参看《汉书·百官公卿表上》、《后汉书·耿恭传》、《新唐书·百官四·大都护府》、《元史、百官五·都护府》、《通典·职官·州郡上·都护》及"大都护府"条。 都护府唐代在边疆地区设置的负责统领边防,抚慰边境各民族的军政机构。西汉时,汉宣帝曾设置西域都护,并置幕府,使护西域三十六国。东汉时,都护之职屡有废置。晋和南朝在边远地区也曾设过都护之官。到唐高宗永徽年间,始置安东、安南、安西、安北四大都护府。景云年间又增加了单于都护府,开元时又置北庭都护府。都护府的长官即为都护,若由亲王领之则称大都护。其下设副都护、长史、司马、录事、功曹、仓曹、户曹、兵曹、法曹等僚佐。 都护府官署名。(1) 唐置。唐代前期于边疆地区设置都护府,作为周边少数民族事务的管理机构。贞观以后至武则天时期,共设置六个都护府:安东都护府,属河北道。总章元年(公元668年)平高丽,置安东都护府于平壤,控制高丽诸府州,天宝二年(公元743年)属平卢节度使,至德以后废。安南都护府,属岭南道。本为隋的交趾郡,武德五年(公元622年)改为交州总管府,治所在交州,调露元年(公元679年)改为安南都护府,控制交趾府州及海南诸国。安西都护府,属陇右道。贞观十四年(公元640年)平高昌,置安西都护府,治所在龟兹,控制西域诸府州。德宗以后,没于吐藩。安北都护府,属关内道。永徽初,讨平漠北,置燕然都护府,总章二年(公元669年)改为安北大都护,治所在金山,控制碛北诸府州,天宝初,属朔方节度使。单于都护府,属河东道。龙朔三年(公元663年)置云中都护府,麟德元年(公元664年)改为单于大都护府,治所在云中,控制碛南诸府州,天宝初,属朔方节度使。北庭都护府,属陇右道。贞观十四年(公元640年)讨高昌,平定后设置庭州,长安二年(公元703年)改为北庭都护府,治所在庭州,控制天山以北府州,德宗以后没于吐藩。都护府分为大都护与上都护两等,《旧唐书·职官三》记其职掌为“抚慰诸蕃,辑宁外寇,觇候奸谲,征讨携贰”。所谓诸蕃是指归附的少数民族。大都护府设大都护一人,秩从二品,一般由亲王遥领;副大都护二人,秩三品;副都护二人,秩四品;所属有长史、司马、录事参军各一人,录事二人,功曹、仓曹、户曹、兵曹、法曹参军事各一人,参军事三人;诸曹的职掌同州、府。上都护府置都护一人,秩三品;副都护二人,秩四品;属官同大都护。(2) 元置,至元十一年(公元1274年)初置畏吾儿断事官,十八年(公元1281年)改领北庭都护府,二十年(公元1283年)改称大理寺,二十二年(公元1285年)复称大都护府,秩从二品。凡畏吾儿旧领州城及畏吾儿人入属汉地者之词讼皆主之。设大都护四人,从二品;同知二人,从三品;副都护二人,从四品。其下有经历、都事、照磨兼承发架阁库管勾、令史、译史、通事、知印、宣史、典吏。 都护府官署名。隶属秦熙河兰会路经略安抚司。 职源与沿革西汉地节二年(前68年)始置西域都护,为加官(《汉书·百官表》上)。北宋元符三年三月十八日,将收复的邈州城改建为湟州,并设都护府(《宋会要·职官》48之112)。徽宗建中靖国元年罢(《宋史·地理志》3之《秦凤路·乐州》)。 职掌为陇右都护治所。其职能视沿边安抚使司(《宋会要 ·职官》48之112)。 编制设陇右都护、同陇右都护,为兼官(同上书卷)。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