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小说
以反映现代都市生活及市民心理为主要内容的小说。都市小说因商业性都市的发展而产生,内容随社会生活而变化。“五四”前后,鸳鸯蝴蝶派作家多描写都市中的戏园、茶楼、娼门,其中虽有的反映了一定的社会现实,但大多却追求趣味性、消遣性。二十年代中期至三十年代,以都市生活为题材的小说创作日趋繁荣。老舍专注于社会底层的民间艺人、手工业者、车夫、市民等三教九流的形象塑造,发掘出人物内心的传统文化特质,描画出鲜明的北京地方色彩。茅盾广泛地描写大都市各类资本家及其附庸者的心态和历史演化趋向,通过他们之间错综复杂的矛盾和斗争,反映了旧中国的现状,是都市小说中很有影响的一支。穆时英、施蛰存等新感觉派作家的作品,汲取外国现代派的艺术手法,表现都市各阶层人物的心理,在艺术上颇多探索和创新。张天翼以讽刺的笔调,写出社会变动中市民的浮沉与挣扎及自私、卑琐的性格。四十年代,张爱玲等通过日常的家务事、儿女情,塑造了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社会中封建文化与资本主义文化相媾合而产生的社会畸形儿,表现了中国社会独特的一角。都市小说中, 《骆驼祥子》、《子夜》、《上海狐步舞》、《包氏父子》、《金琐记》等,都有较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