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沫若草书联现代书法,辽宁省博物馆藏。纸本。书心纵145、横37.2厘米。大字草书“承继古文化遗产、发扬新民主精神”七字联。上款 “东北博物馆”,下署 “郭沫若”名款,钤“郭沫若”白文方印。此联从谋篇布势到行笔用墨上,最为出色的是将魏碑笔法与行草体势揉为一体,以娴熟的运笔,奔放的气势,任情挥洒。名书家沈尹默赞云:“郭公余事书千纸,虎卧龙腾自有神。意造妙掺无法法,东坡元是解书人。”整幅对联正是体现了这种刚劲雄浑的阳刚风骨。郭沫若 (1892—1978),原名开贞,字鼎堂,四川乐山人。早年学医并赴日本留学,1921年与郁达夫等人创立《创造社》。建国后曾任科学院院长,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等要职。是我国当代杰出的作家、诗人、剧作家、书法家、古文字学者和社会活动家。学识渊博、著述甚丰。公余雅好挥毫,书法根基颜真卿,不落古人窠臼,自成面目,精小楷,尤擅行草,飞扬洒脱,迥异时流,遗墨甚富,有《郭沫若选集》行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