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队营养调查
部队营养调查是用膳食调查及对指战员的临床、生理和生化检查方法,综合地评价部队的营养状况。这对于确定各军兵种的营养需要量标准,考虑特殊军事劳动和环境因素对营养需要的影响,及时地了解部队存在的营养问题、制定改善措施等都是重要的依据。营养调查的主要内容如下:
膳食调查 是了解每人每日热量及各种营养素的摄取量。一般认为称量法比较准确。调查期以7天为宜。由于部队有规定的伙食供应标准,每人每日摄取食物量、热量和各种营养素的量出入不大,调查期也可以缩短为3~4天。其方法是逐一称衡各种主、副食物的生、熟重量,准确掌握就餐人数和食物的剩余量。求得每人每日摄取各种主、副食物的生重。通过食物成分表计算出每人每日摄取的热量和各种营养素的量。再通过就餐者劳动消耗的等级所规定每人每日所需热量及各种营养素的标准加以对比,即可进行评价。记帐法,至少需调查1或2个月的主、副食帐目,再进行计算。但如有比较详细的记录并能取得炊事人员的密切配合,也能取得满意的结果。膳食调查一定要选择有代表性的伙食单位,并向伙食单位说明调查意图,以取得他们的配合。调查者应该有计划地细致地进行工作,认真称量各种容器和食物(包括生、熟食物),清点人数和记录剩余食物量等。此外,还要了解洗菜、切菜和烹调的方法,菜做好后距进食的时间,食堂卫生,食物保存,采购情况,炊事员的个人卫生以及各种制度等。这样才能对膳食情况进行全面评价。膳食调查遇到特殊军用食品,在食物成分表上查不到时,可进行食物成分的分析。
热能消耗量调查 常用生活观察法,也叫兵业调查法。选一到数名有代表性的战士,详细记录24h内的活动,累计每一动作持续的时间(以min为单位)。查出每一动作所消耗热能乘以时间,最后相加可得1440min各种动作所消耗的热能。再根据被调查者的体重和身长求出体表面积,如果动作的热能消耗是以kcal/1.6m2·min为单位,则以1440min热能消耗的总kcal×被调查者体表面积/1.6,即得一天消耗的总热能。最后加一天消耗的总能量的6%的食物特殊动力作用,即为受试者的热能消耗量。在进行此项工作时,应有各种军事动作热能消耗率的研究基础。随着军事技术装备的发展,新兵种增加,新武器的应用,新的军事动作的热能消耗率也应不断补充(见附表)。也可采用体重平衡评价法。即选定一段较长(至少15天)能代表连队实际生活的观察期,对一定名额具有代表性的战士计算每人每日的热能摄取量,同时称量每人每日清晨大小便后的空腹体重。以体重的稳定来评价热量的摄取是否平衡。
部队战士某些生活动作和军事操作的热能消耗率举例

基 础 代 谢 睡 眠 静 坐 站 立 休 息 | 0.746 0.634 0.867 0.882 | |
走 路 跑 路 扛82迫击炮前进 坦克公路驾驶 坦克田野驾驶 车上下坦克 坑道掘进运渣(推车) 坑道掘进运渣(拉车) 打 乒 乓 球 跳 高 打 排 球 双 杠 运 动 篮 球 运 动 | 2.685 6.836 5.917 2.602 3.460 6.879 14.438 16.916 3.381 5.338 3.254 4.328 9.250 | 0.0735 0.1880 0.1675 0.0723 0.0952 0.1884 0 4993 0.4589 0.0930 0.1469 0.0895 0.1204 0.2430 |
营养状况的体格检查 是了解指战员在一定的膳食条件下,一段时间内机体健康状况如何,有无营养缺乏或过多症。调查者要有一定的临床诊察经验,检查是系统的,对一些可疑症状应用实验治疗的方法来进行鉴别诊断。仅依靠临床非特异症状下诊断是不够准确的。体格检查时,如能对某些生理参数(如体重、身高、三头肌皮褶厚度、肺活量……等)做些调查也很有参考价值。
生化检查 是营养调查中比较深入、客观和能早期进行营养评价的方法。近年来由于生化技术的进展,促进了营养生化检查方法的发展。机体的生化变化往往先于临床变化,故可作为早期营养评价,也可称为亚临床的诊断或边缘状态的检查。关于亚临床营养检查的评价方法,比较成熟的是检查酶活性,如评价维生素B1营养状况时,测定红细胞转酮醇酶活性; 评价维生素B2营养状况时,测定红细胞中谷胱甘肽还原酶活性; 评价维生素B6营养状况时,测定红细胞中转氨酶活性的方法等。还有用放射免疫学方法及高压液相法等测定组织中微量的营养成分及与营养成分有关的代谢物来作为早期评价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