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队营养和食品卫生
部队营养和食品卫生是应用营养学的基础理论和技术方法及卫生学基础理论和检验方法,研究指战员的合理营养需要、食品卫生等问题。主要内容有: 军队各军兵种营养需要量;军事劳动中的热能消耗;野战和特殊环境条件下的部队合理营养,军用口粮,膳食调配和饮食卫生; 部队营养状况的调查,营养缺乏病和食物中毒的防治;以及战伤营养等。
部队营养的基本特点
❶部队是一个特殊的战斗集体,由于军事的需要,有时不仅劳动强度大,热量和各种营养素需要量高,而且要在炎热、寒冷、高原、海岛、丛林、沼泽和沙漠等特殊地区和特殊气候条件下从事军事劳动,为了提高军人对特殊环境的应激能力,增强对这些环境的耐受性和适应性,而提出一些特殊的营养要求。
❷为了保障指战员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提高对各种武器损伤和有害作用的耐受性与抵抗力,对各种营养素的量和质,都有着更高的要求。除要保证部队无临床的营养缺乏症状外,还要注意研究亚临床的营养缺乏或边缘状态的检查。
❸部队管理集中,机动性大,为了保障营养和计划膳食,必须有一定的伙食标准和管理制度,以此来保障部队有良好的饮食卫生。饮食卫生与部队指战员健康关系密切。合理饮食可以预防营养缺乏和过剩(如肥胖症及心血管疾患等),良好的饮食卫生可以预防肠道传染病,寄生虫病和食物中毒等。为此,应根据伙食标准,结合部队实际情况(训练、施工劳动的轻重等)调配好伙食; 利用和保存好各类食品以及合理的烹调制做方法。
❹为了适应野外机动作战和不能供应热食时,必须有富含营养和便于携带、贮存的各种军用口粮。为了适应艰苦环境下的营养补给,还要研究指战员最低限度的营养供给量和可持续的时间,作为紧急情况下应用的低热量口粮制备科学依据。
❺其他如特殊军兵种和特殊军事劳动对营养的需要,战伤的营养治疗以及食品运输,储存过程中的防污染和减少营养损失等,均是部队营养和食品卫生的一些特殊问题。
❻在平时和野战时都要搞好食堂卫生。厨房和食堂是食品贮存、加工制做和指战员进膳的场所,直接关系着部队的健康和战斗力。平时厨房和食堂位置选择和建筑,应该符合卫生学的要求。在食品贮存和制作、厨具、炊具、碗筷,以及炊事人员的卫生和健康亦应符合卫生学的要求。野战条件下,更应注意做好炊事卫生工作。
部队卫生人员在营养和食品卫生的监督任务 首先对部队伙食的营养价值进行卫生监督,并在给养标准范围内使之符合于战士的体力消耗情况。根据季节和部队任务参加制定合理的饮食制度。参加制定食谱,核算食品中所含的营养成分,填入每人每日定量食品表内。监督使用合理烹调方法,使膳食味美可口,易于消化,尽量避免营养素损失。通过凭证监督与称量监督,以保证食谱的正确执行。经常检查了解购入或贮存食品的种类和数量,并监督给养部门,以营养成分相似的食品来代替一时供应不足的食品。其次,对生熟食品的质量进行监督。及时检查食品的采购、贮藏和制备情况。食品制成后进行尝试,以鉴定其质量和味道,并监督及时将熟食分发。第三,定期进行营养调查,根据调查结果采取有效措施来防止和治疗营养缺乏病。第四,加强对炊事人员和食品部门工作人员进行健康检查和卫生监督。对全体人员经常地进行营养和食品卫生的宣传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