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部内制管理模式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部内制管理模式

部内制管理模式

部内制是指各行政部门都有其自己的人事行政机构,管理各部门的人事业务。这一制度是德国、法国、瑞士和一些原德法的殖民地国家如象牙海岸、摩洛哥、突尼斯、几内亚、尼日利亚、黎巴嫩等国家。
部内制有以下优点: (1)办理人事行政的机构与人员身在行政部门内,对于各部门的人事情形比较了解,所以制订措施很有针对性。(2)人事行政机构与行政机关合为一体,在职权上没有冲突,工作上可免重复,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3)在工作上不需要像部外制那样要与立法机关、行政机关不断地协商,容易做到事权集中。
当然部内制也有以下缺点: (1) 这种类型的管理机构因人才不足,力量分散,只能做到例行性的人事工作,对于人事制度的积极建立和革新的研究不够。(2)行政首长往往会凭其地位,干预人事行政中一些事务,不利于客观公正的选拔人才。(3)各行政部门都有一套自己的人事制度,有时候会引起政府政令紊乱,管理不经济,影响公务员之间的情绪。
我们以法国为例介绍一下部内制管理模式的主要内容。
(一) 公务员管理机构的发展
法国公务员制度的主要机构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才有很大的改变。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其管理机构相当分散,中央各部门各自为政,没有一个统一的公务员政策。在地方上,每个市镇管理各自的公务员,和其他市镇无关。第二次世界大战后,1945年至1946年期间,首先建立了国家公务员的统一管理机构。1984年1月26日的地方公务员法建立了地方公务员的统一管理机构。
(二) 法国公务员管理机构及其职能
1.国家公务员管理机构。(1) 总理。总理是政府首脑,是最高的管理机构公务员,宪法赋予其制定行政法规,任命文武公务员。公务员管理的法规制订由总理签署或副署,公务员管理的具体行为如果几个部同时有关时由总理定夺,总理担任国家公务员的最高委员会的主席。(2)行政和公务员管理总署。该署依据1945年10月9日法令成立,在总理领导下负责研究行政方法和拟定公务员管理计划。具体职能是研究公务机关的组织问题、工作方法问题、集中的物资管理问题,以提高行政效率。监督关于公务员法的执行。研究和起草公务员制度的立法措施。协调公务员的培训工作,进行统计和收集资料。(3) 财政和预算部。财政部在公务员的经费方面有一定管理权,预算部门对各部编制的多少、薪俸的数额、加薪的决定有审查权。(4) 部长。部长在没有法律的授权时不能制定公务员管理法规,但部长可以对所属单位发布通令,阐明公务员管理法律条文的意义和运用情况。各部公务员的具体管理行为由部长负责,部内的人事管理机关受部长指挥。
2.地方公务员的管理机构。(1) 地方团体的自治行政长官。市长、省议会主席、大区议会主席是各区域内的自治行政长官,领导地方公务员的管理。(2)地方公务员统一管理机构。它们有公务法人地位,其主要职能是: 决定举行公开竞争考试的职位名单,组织公开竞争考试和职业能力考查,决定职务变更和晋升名单,公布空缺的职位和候选人名单,管理暂时没有工作的公务员,重新安排由于身体原因不适应现行工作的公务员的工作。设有全国管理中心、大区管理中心和省管理中心。以上管理中心的领导机关采取行政委员会制。
我国的国家公务员管理机构模式是部内制,但吸收了一些折衷制的优点。这一模式至今还在初创时期,尚需进一步完善。

☚ 部外制管理模式   折衷型管理模式 ☛
00003492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16: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