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郑贯公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郑贯公1880—1906广东香山(今中山)人 郑贯公爱国报人郑贯公 陈华新 南方日报1963年6月9日 郑贯公 郑贯公1880—1906近代著名爱国革命报人。原名道,字贯一,笔名自立、仍旧,广东香山人。出身贫寒,16岁被迫辍学东渡日本谋生。工余坚持自学,戊戌后受知于梁启超,被推荐免费就读大同学校,接触西方资产阶级民主学说,结识进步同学,与孙中山往来,产生革命思想。1900年冬,入《清议报》任助理编辑,但对该报的保皇宣传不满,与冯自由等成立开智社,创办《开智录》半月刊,因有公开的反满言论,1901年春被《清议报》解职。旋由孙中山介绍任香港《中国日报》记者,因文章中常能阐发新颖思想,颇受欢迎,名声渐起,后与陈少白发生矛盾,1903年底脱离《中国日报》,与开智社同志另办《世界公益报》,翌年3月,以言论受资本家股东限制辞去,再创《广东日报》及附刊《无所谓》。年余,因资本不足,由人接办。旋重聚同志,合资出版《有所谓》报,热烈鼓吹反美拒约,声誉鹊起。惜未及一年,突染疾逝世,年仅26岁。他办报生涯虽短,却为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报刊宣传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他满怀“热心救世”的爱国激情,挚爱并献身报刊宣传,从20岁到谢世,6年里创办和主编了4个革命报刊,“抒救时之策,鸣警世之钟”,进行了大量爱国救亡、反满革命、唤起民众的宣传,为此,他特别注意报纸的群众性,开创性地创办了庄谐并重的《有所谓》报,使之成为既不同于文言大报,又不同于通俗小报,融雅俗于一炉,集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于一堂,独具特色的时政性报纸,一跃而为当时港粤报纸中读者最广泛、发行数字最高者。他非常重视报刊在民主革命中的“笔枪”作用,认为报纸“能笔战舌争,何异军人”,在主编《有所谓》等报刊时,“凡于有益同胞之事,无不竭力提倡,于有损同胞之事,无不疾声警告”,在文章中呵鬼骂神,严排专制,大振人权,思想之新颖,笔锋之犀利,语言之诙谐,在革命报人中,并时无两,显露了多方面的才华,赢得了广泛的赞颂,当时就被誉为“民族界巨子”。他英年早逝后,港粤2000多人为之举行了隆重的追悼会。 ☚ 郑观应 美禁华工拒约报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