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分封制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分封制 中国古代的一种行政制度。 始于商代,以周代最为典型。内容是周天子把自己的子弟、亲戚、功臣或古代先王圣贤后裔等,分别授与-定范围的土地和人民,去建立诸侯国,以拱卫周王室,这种封国,一般世代相传。在封国内的行政、军事及经济等权力,都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但必须承认周天子是他们的共主,服从天子的命令,定期朝见。 提供军赋、力役。 诸侯对其的下属也进行同样分封,诸侯封其下属为卿大夫,卿大夫的封地名为“采地”或“采邑”。卿大夫以下还有土,也被封予食地。 周天子利用逐级分封,建立起一套统治体系,形成了一种松散的统一。到后来,一些封国形成了强大的地区性中心,这就使春秋时期形成了诸侯割据,列国纷争的政治局面。战国时,各大国以食邑分封给功臣和贵族子弟,秦、汉亦然,此制一直延续到明朝。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