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郑州商代遗址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郑州商代遗址

郑州商代遗址

位于河南省郑州市,是以二里冈期商文化遗存为主的遗址。面积2500万平方米。距今约3400年左右。遗址的发现与发掘始于1950年。主要遗存有城垣、制铜、制陶、制骨等手工业作坊,房基、窖穴、水井、窖藏、墓葬,以及大量的陶、青铜、石、骨、蚌、玉、原始瓷及象牙等器。城垣位于遗址的中部(详见“郑州商城遗址”条目)。手工业作坊就分布在它的四周。制铜作坊有两处:一处以铸造铜钁为主,一处以制造镞、刀为主。两处的共同点是均伴有房基、窖穴、水井、壕沟等遗迹,并出土许多与铸造铜器有关的坩埚碎块、木炭屑、陶范碎块及铜渣、铜器等。制陶作坊内发现的遗迹包括14座陶窑、工作台面、水井、窖穴、壕沟及小型房基,大量陶片,制陶用的拍、杵、印模及废陶器等。制骨作坊遗存的有割过的骨料废料,制成和尚未制成的锥、刀、镞、簪等。值得注意的是:在所用的骨料中,包含有人的肢骨。出土的陶器数量最多:有斝、罐、鬲、甗、大口尊、豆等器,及羊、虎头、龟、鱼、猪、人坐像等雕塑品。陶器表面常饰有各种纹饰,如饕餮、夔龙、云雷、圆圈等。此外,在大口尊的口沿上,还常有刻画的陶文与记号。青铜器主要有礼器、工具和乐器三类。品种包括鼎、罍、尊、爵、卣、刀、铲、钁、鱼钩、戈等。其中在杜岭铜器窖藏中出土的一件饕餮纹方鼎,高100厘米,重86.4公斤,是遗址中最大的一件青铜礼器。在城东南的窖藏中出土的饕餮纹大圆鼎和提梁卣等是遗址中首次发现的器物。遗址中还出土了相当数量的卜骨,刻字的有三片。郑州商代遗址的发现,为研究商文化的渊源,商代中期文化特征,古代城市的形成与发展等提供了重要而丰富的资料。1961年,此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郑州商城遗址   殷墟 ☛
郑州商代遗址

郑州商代遗址

位于郑州市区内,于1950年发现,面积25平方公里。1955年在遗址中部又发现一座早于殷墟的商代早期城市遗址,包括有城垣、炼铜工场、制骨器工场和制陶器工场。城垣周长近7公里,是商王朝重要的都邑之一。城墙内外挖掘出大量房基、地窖、壕沟、水井、墓葬及铜、石、骨、蚌、陶、玉、瓷等器物,均属商代前期的遗迹和遗物。在城内东北部,发现了大面积的带有柱础、柱洞的商代夯土台基遗迹,极有可能是宫殿遗址。1974年又在西城墙外出土两件大型铜方鼎,高分别为1米和0.87米,是商代前期铜器中罕见的艺术珍品。在此出土的商代瓷尊也是中国最早的瓷器。郑州商代遗址的发现为研究商代奴隶社会的发展历史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现这些出土文物大部分珍藏在河南省博物馆,还有一部分保留在商城遗址管理部门。
郑州商代遗址于1961年3月被国务院批准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地址:郑州市商城路4号 邮编:450004
电话:86-371-6324705

☚ 仰韶村遗址   社旗山陕会馆 ☛

郑州商代遗址

位于河南郑州市区。面积25平方公里。遗址中发现一座周长7公里的城垣,属早于安阳殷墟的商代前期的遗址。发掘有大量的夯土房基、地窖、壕沟、水井等遗迹,和铜、石、骨、陶、玉器等文物。参见“考古学”中的“郑州商代遗址”。


郑州商代遗址

商代重要遗址。位于河南郑州市区及郊外。面积25平方公里。1950年发现后已经大规模钻探、发掘。碳-14测定年代约公元前1500年。遗址包括郑州商城铸铜、制陶、制骨等手工业作坊址,墓葬、窖藏等遗迹和大量青铜器、陶器、石器、骨器、原始瓷器、蚌器、玉器、象牙器等遗物。

郑州商代遗址

商代前期都城遗址。位于河南省郑州市区。1950年,河南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队发现,同年起开始发掘,至今延续不断。年代为前1500年左右,早于以安阳殷墟为代表的商代后期文化。它的发现,对于探讨商文化的起源与发展以及中国早期城市的特点等问题具有重要价值。
城址规模 遗址总面积达25平方千米,规模宏大的郑州商城位于遗址中部。城垣1955年发现,70年代被确定。其平面近长方形,北墙的东段略向南收缩。东城墙和南城墙均长约1700米,西城墙为1870米,北城墙长约1690米,总计周长6960米。墙体的横断面呈梯形,墙基宽一般在18米~20米之间。大部分墙体已埋入地下1米~2米深的地方,一部分尚高出地面1米~3米。城墙四周有缺口 11处,有的缺口可能与城门有关。在西城墙和南城墙之外,还发现有外城墙。
城区布局 城内东北部为宫殿区,先后发现了20多处夯土台基,有的夯土台基上还保存有成排的石柱础。其中C8G10房基,现存南北长约34米,东西宽10.2米~10.6米,房基是由10多层夯筑硬土堆垫而成。在房基地坪上,残存7排柱础和柱子洞。另一座大型房基C8G15,东西长65米左右,南北宽13.6米,基面上有南北两排长方形的柱础槽,经复原,其为四周有回廊,中间为9室的重檐顶大型寝殿。手工业遗址、墓葬、村落遗址则分布于城外四周。在南关外省公路运输公司院内和城北紫荆山北河南饭店一带,各发现1处铸铜作坊遗址。前者发掘面积约1050平方米,后者发掘面积约为275平方米。在两处作坊遗址内,发现有大量的坩埚、红烧土块、炼渣、木炭和数以千计的陶范。在城北铸铜作坊遗址之北,有制骨作坊遗址。在西城外铭功路一带,发现一处制陶作坊遗址。墓葬,在白家庄、铭功路、杨庄、人民公园、南关外等地共发现有100余座。另在城西杜岭街和城东南角外侧的向阳食品厂内,以及南顺城街一带,各发现1处铜器窖藏。杜岭街窖藏坑深6米,出土大方鼎2件,即著名的杜岭方鼎,还有1件鬲。向阳食品厂窖藏坑出土铜器13件,其中2件大方鼎与杜岭方鼎形制相似,都应属王室重器。南顺城街窖藏坑出土青铜器12件,即方鼎4件,斝、爵、戈各2件,簋、钺各1件。在城外东南方今二里岗一带,发现1处重要的居住遗址。该遗址文化堆积丰富,其文化特征被命名为“二里岗期商文化”。这种商文化可分为前后相连的两大期:二里岗下层和二里岗上层。前者即早期,陶器多薄胎、细绳纹,鬲、甗、斝等器口沿多作卷沿圆唇。后者即晚期,陶胎变厚,绳纹较粗,鬲、甗、斝等器口沿多作折沿方唇。其中郑州商城城垣始建于二里岗下层时期,使用到二里岗上层时期。
出土物品 包括陶器、青铜器、石器、骨器以及蚌器、玉器、原始瓷器、印纹硬陶、白陶器、象牙器等。陶器种类多,包括鬲、甗、斝、罐、簋、豆、大口尊、盆、觚、爵等。原始瓷器胎骨与釉色的成分与现代青瓷器已较接近。青铜器有钁、铲、刀、钻、鱼钩、簪、鼎、鬲、斝、罍、尊、盘、卣、盂、觚、爵、盉、戈、镞等,品种、数量均比二里头文化时期有明显的增长,铸造工艺也有较大进步。在一些陶大口尊上常有刻画的陶文或符号。出土卜骨数量很多,其中刻字者有3片。此外,这里还出土许多猪、羊、鱼、龟、虎头、人坐像等陶塑制品,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的雕塑工艺水平。
郑州商城究竟是商代哪一个王的都城,学术界尚无定论。主要有两种意见:(1)属商王仲丁所建的隞都,即“隞都说”;(2)属商汤所都亳,即“郑亳说”。该遗址1961年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郑州商代遗址

商代盘庚迁殷前的一处都邑,总面积达二十五平方公里。自1950年起,经过多次调查和发掘,出土了房基、地窖、水井、墓葬等遗址以及铜、石、骨、陶等质地的器物和少量的带字卜骨。其中在杜岭出土的两件方鼎,一件重八十六点四公斤,一件重六十四点二五公斤,是新中国成立后发现的最大的铜鼎。1955年,在这处遗址中部又发现了周长近七公里的商代城垣,残高从一米到二十米不等,系用土夯筑而成。城内有多处宫殿基址,大型的面积达二千多平方米。城的南墙和北墙外,有制铜手工业作坊遗址。西墙外有烧陶手工业作坊遗址。北墙外有制骨手工业作坊遗址,遗址中有许多骨料,经鉴定,除牛、猪骨外,还有人的肢骨。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14:2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