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郑天挺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郑天挺1899,一作1900—1981

福建长乐人,生于北京。
中共党员。历史学家、教育家。曾任北大中文系、历史系教授及系主任,南开大学任历史系教授、主任及副校长等职。著有《清史探微》、《清史简述》。编有《中国通史参考资料》。
原名:庆甡
字:毅生
笔名:攫日

郑天挺

《清史探微》郑天挺
志在千里——访著名明清史专家郑天挺
李立明*明报1976年3月28日
文汇报1980年8月9日
莫道桑榆晚 为霞尚满天——记共产党员、著
名明清史专家郑天挺
李光茹天津日报1981年6月27日
著名历史学家、教育家、市政协副主席、南开大
学顾问郑天挺同志逝世
 天津日报1981年12月27日
毕生心血献史学——沉痛悼念郑天挺教授
爱国·进步·谨严·笃实——悼念郑天挺同志
敬悼郑天挺同志
魏宏远
白寿彝
傅衣凌
天津日报1982年2月5日
人民日报1982年2月19日
光明日报1982年2月21日,中国经济史
研究1982年1期

忆郑天挺先生
向郑老学习,向郑老致敬!——热烈庆祝郑天
挺教授执教六十周年
邓云乡
本刊编辑部
人民日报1982年5月24日
南开史学1981年2期
择善而从 高风亮节——回忆解放前夕的郑老
忠厚诚笃、诲人不倦——悼郑天挺先生
忆郑老与明清档案的二三事
《探微集》述略——纪念郑天挺同志
郑天挺
忆郑毅生师二三事
回忆郑毅生先生几件事
郑天挺先生行谊
回忆郑天挺先生
我对郑天挺教授家世之回忆
郑天挺同志治学与做人的特色
郑天挺(1899—1981)
五十自述
郑天挺教授事迹点滴
郑天挺先生事略
悼念郑天挺同志
现代已故史学家——郑天挺
郑天挺
逝世人物:郑天挺(1899—1981)
林乃燊等
张政烺
郑克晟
杨志玖 冯尔康
郑克晟
王玉哲
任继愈
傅振伦
杨向奎
梁漱溟
蔡尚思
关国煊
郑天挺
黄扶先
郑克晟
白寿彝
魏宏运
冯尔康
南开史学1981年2期
中国史研究1982年2期
档案工作1982年2期
历史研究1982年3期
中国史研究动态1982年6期
南开史学1983年1期
南开史学1983年1期
南开史学1983年1期
南开史学1983年1期
南开史学1983年1期
南开史学1983年1期
*传记文学1985年47卷1期
天津文史资料选辑第28辑第1页
天津文史资料选辑第28辑第1页
天津文史资料选辑第28辑第28页
历史教育和史学遗产第187页
中国历史学年鉴(1983)第398页
中国史学家评传(下卷)第1562页
中国百科年鉴(1982)第34页
郑天挺李立明*中国现代六百作家小传第507页

郑天挺

郑天挺先生(1899—1999)诞辰百年纪念文集北京大学历史系
南开大学历史系
主编
中华书局2000年版405页
南开大学召开大会,为杨石先、吴大任、郑天挺
教授等平反昭雪
 光明日报1978年11月19日
郑天挺的史学成就与教育贡献
郑天挺传略
郑天挺与北京大学
“七七事变”时的北京大学——忆先父郑天挺先
冯尔康
郑克晟
郑嗣仁
郑克晟
人民日报1988年3月14日
文献1989年4期
北京大学学报1998年3期
*传记文学1999年74卷6期
郑天挺师百年诞辰纪念
著名历史学家教育家郑天挺《人民日报》载文纪
吴相湘
李方诗等主编
*传记文学1999年75卷2期
中国人物年鉴(1989)第257页
《郑天挺纪念文集》前记
郑天挺(1899—1981)
郑天挺(1899—1981)
吴廷璆
戴学稷
京 声 溪 泉
吴廷璆史学论集第340页
近现代福州名人第327页
新中国名人录第484页

郑天挺1899—1981

中国现代著名历史学家。原名庆甡,字毅生。曾用名“攫日”。福建长乐人。曾任北京大学秘书长、中文系教授;西南联大总务长,中文、历史两系教授;北京大学秘书长兼历史系主任;南开大学历史系主任、中国史教研室主任、南开大学副校长;中国史学会常务理事和执行主席等。毕生致力于中国史研究,特别在中国史研究方面蜚声海内外。著名文章:《杭世骏〈三国志补经〉与赵一清〈三国志补注〉》、《张穆〈㐆斋集〉稿本》、《多尔衮与九王爷》等,一时饮誉史坛。《羌之地望与对音》、《隋书西域传附国之地望对音》、《隋书西域传薄缘夷之地望对音》、《历史上的入滇通道》等,对西北和西南边疆的研究,受到学术界高度评价。《清史探微》一书,辑其《清代皇室之氏族与血系》、《满洲入关前后几种礼俗之变迁》、《清代包衣制度与宦官》及《清史满语解》等清史名篇,在清史研究领域具有开拓性质,在国内外史学界产生深远影响。主编的《明末农民起义史料》、《宋景诗起义史料》两书,有力地推动了中国农民战争史的研究。《宋景诗起义文献初探》一文,尤其受到国外史学界的重视,被德国汉学家贝喜发教授译成德文,刊于德意志科学院东方研究所通报上。他主编的专著还有:高等学校教学参考书《中国通史参考资料》、《中国史学名著选读》、《明清史资料》,主持校点《明史》,并任《中国历史大辞典》总编辑等。他一生充满爱国热情,曾积极参加五四运动、抗日斗争,曾出版《列国在华领事裁判权志要》一书,揭露帝国主义在我国设立领事裁判权罪行和日寇炮制“伪满洲国”的侵略行径;指出麦克马洪线的非法性及黑龙江流域历来是中国领土,驳斥了扩张主义者的谰言,捍卫了我国的领土主权;教育学生“超越外人”,为国争光。为人谦虚谨慎,追求真理,不断进取。解放前,参加过追悼刘和珍,并带头为死难家属募捐;发起为李大钊举行公葬;在“一二·九”运动中,代表北京大学校方与警察局交涉,解救学生出狱,一往直前,但解放后,对个人功绩,从不自鸣,几乎隐而不为人知。曾为群英会代表,两度被评为天津市特级劳模,为全国人大代表、天津市政协副主席。1980年以81岁高龄加入中国共产党。平生廉洁奉公,一尘不染,爱护学生成长,关怀备至,为一代学人楷模。1981年12月20日病逝,享年82岁。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6:1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