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郑士良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郑士良1863—1901

广东归善(今惠阳)人
兴中会员。1900年奉孙中山命,领导惠州(今惠阳)三洲田起义。
原名:振华
字:安医
号:弼臣
影射名:郑良士

郑士良1863—1901

近代民主革命者。字弼臣,广东归善(今惠阳)人。少有大志,喜习拳技,与洪门、绿林豪杰相结交,后赴广州礼贤学校求学,毕业后入博济医院习医,结交孙中山,参加兴中会。不久赴惠州开同生药房为掩护,专事联络会党,以谋乙未广州起义,事败与孙中山走日本。1900年奉孙中山之命,领导惠州(今广东惠阳)三洲田起义,亲率军伍与清军数千人激战,屡胜,革命军发展至二、三万人。后因日本政府破坏孙中山购运军火接济起义军的计划,使起义军弹尽粮绝,他被迫解散所部,旋走避香港。1901年7月,在香港琼林酒楼为清吏买通歹徒下药毒死。

郑士良

侠骨忠魂——郑士良传
国父革命同志的第一人——郑士良烈士
赞同国父革命言论的第一人——郑士良
郑士良(1863—1901)
郑士良传
郑弼臣君
王 怡
心 园
侯 悟
张敏孝
邹 鲁
(台湾)近代中国出版社1983年版
*今日中国1975年53期
*励进1977年377期
中国民主革命时期人物简介第313页
中国国民党史稿第5册第1209页
*论中国革命与先烈第159页
郑士良
郑士良传
黄宽重*环华百科全书第14册第148页
*革命人物志第7集第276页,革命先烈传
记第171页
郑士良事略冯自由革命逸史(初集)第24页

郑士良zhèng shì liáng

(别名)见君梦。

郑士良1863—1901

近代民主革命家。号弼臣。广东归善(今惠阳)人。曾入广州博济医学校,与孙中山结交。光绪二十一年(公元1895年),参加兴中会,负责联络三合会党。二十六年,领导惠州(今广东惠阳)起义,屡败清军。后因外援不至,弹药用尽,将起义军解散。次年,在香港为清吏买通奸细设宴毒死。


郑士良

见 郑良士

郑士良1863—1901

原名振华,字安医,号弼臣。近代民主革命者。广东归善(惠阳)人。曾在广州入德国教会所办礼贤学校,加入基督教。清光绪十二年(1886)毕业后进广州博济医学校,与孙中山结交,后辍学,在家乡专事联络会党,被推为三合会首领。二十一年参加兴中会,负责联络三合会党。与孙中山等拟在广州发动起义,未发事泄,同孙中山逃亡日本。二十六年领导惠州(今广东惠阳)三洲田起义,屡败清军,因弹药用尽,外援不至,遂将起义军解散。次年在香港被清吏买通奸细毒死。

郑士良

郑士良

原名振华,字安医,号弼臣,广东归善(今惠阳)人,1863年生。1881年在广州就读于德国教会礼贤学校,加入基督教。1886年毕业后,入博济医院附设华南医学校。1888年辍学,回乡开设同生药房,专事联络会党,被推为三合会首领。1895年参加兴中会,与孙中山在广州发动武装起义,未发事泄,与孙同往日本。1900年领导惠州起义,鏖战两旬,因弹尽粮绝,遂将起义军解散,避往香港。1901年8月27日在赴友人宴会时,被清政府派人毒害殉身。

☚ 八画   郑为元 ☛
00004252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2:5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