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邹秉文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邹秉文1893,一作1891—1985

原籍江苏吴县(今苏州),生于广州。
著名农学家、农业教育家。曾任南京中央大学农学院院长,中国农学会会长,中国驻联合国粮农组织理事会理事,美国华侨和昌公司董事长。1956年回国,任农业部、高教部顾问,全国政协委员。著有《中国农业教育问题》、《高等植物学》等。
原名:邹应菘

邹秉文1893—1985

农学家、农业教育家。原名应菘,原籍江苏吴县,在广州出生。1908年十五岁时在北京读书。1910年以优异成绩为清华留美官费生赴美留学。1915年在美国康乃尔大学毕业后继续在该校研究院攻读植物病理学。当时还与任鸿隽、杨杏佛、茅以升等组织中国科学社,编印《科学》月刊,宣传先进科学与技术。1916年回国先后任南京金陵大学、东南大学教授与农科主任等职,一贯主张农业科学与教育必须与生产实际和实践相结合。1943—1944年间经其联系奔走,先后选派二百多名学生赴美专攻农业。1945年以中国代表团团长身份参加联合国粮农组织工作。抗日战争胜利后曾写《中国农业建设方案》,但因国民党发动内战,未予采纳,乃于1947年赴美组织以农产品国际贸易为主的“和昌公司”,并担任董事长。新中国成立后,为发展中国棉业生产,曾带病到密西西比州产棉区,广泛动员当地华侨一同驾车到各私人农场收购四百九十六吨岱字棉良种赶在美国对中国实行禁运前运回中国,并于次年清明节前安抵青岛,未误农时。这对1950年与1951年中国棉花产量增长百分之五十左右起了重要作用。1950—1951年他的家属九人离美返国。1956年在周恩来关怀下,在冀朝鼎安排下,他和夫人也离美绕道欧洲回到祖国,担任中央农业部和高教部顾问,并被选为全国政协委员,一直积极从事农业建设工作。

邹秉文

邹秉文
农学家邹秉文
戚再玉主编
恽宝润
上海时人志第192页
全国文史资料选辑第88辑第173页

邹秉文

邹秉文和岱字棉
邹秉文先生二三事
纪念我国著名农学家邹秉文先生
邹秉文
徐 盈
冯和法
胡子昂等
华 恕
世界经济导报1984年2月20日
团结报1986年2月15日
人民日报1986年7月20日
中国现代科学家传记(四)第415页

邹秉文(1893—1985)

近现代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字应崧。邹嘉来侄,邹树文堂弟。清宣统二年(1910年)入美国纽约柯克中学,转入威里斯顿中学。1912 年毕业,补取为留美官费生,于康奈尔大学学机械工程,改学农科,专修植物病理学,1915 年获农学学士学位。参与发起组织中国科学社。1916 年回国后任金陵大学农林科教授。1917 年转入南京高等师范学校,任农业专修科首任主任,该校更名东南大学后仍任农科主任,率先成立棉作改良推广委员会。1927 年改任中央大学农学院院长,出任河南公立农业专门学校校长。1928 年任上海商品检验局局长。1931—1947 年任上海商业银行副总经理。1942 年当选中国农学会理事长。曾任联合国粮农组织筹备委员会副主席、首任中方执行委员,国民党政府农业部高等顾问兼驻美国代表及中美农业合作团中方团长等,美国密歇根大学授予荣誉博士称号。1948 年起改任美国纽约和昌公司董事长。1956 年回国,为九三学社成员、全国政协委员,曾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和高等教育部顾问。著有《中国农业教育问题》。

邹秉文1893~1985

中国植物病理学教育的先驱。原籍江苏省苏州。1915年获美国康乃尔大学农学士学位,1916年回国。1946年密西根大学授予荣誉博士。先后任金陵大学植物病理学、植物学教授,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国立东南大学农科主任,南京中央大学农学院院长,上海商品检验局局长,上海商业银行副总经理,南京政府财政部贸易委员会常委会代主委,中国驻联合国粮农组织首任首席代表、粮农组织筹委会副主席,南京政府农业部高等顾问兼驻美国代表,中美农业技术合作团中方团长。1942~1948年担任中华农学会理事长,1929年发起建立中国植物病理学会。1948年赴美任纽约和昌公司(华侨经营)董事长。1956年,应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务院周恩来总理的号召回国,以一级教授身份,任农业部、高教部顾问。
他一生致力于中国农业教育和科技的发展,是中国讲授植物病理学的第一位教授,并首次编写了教材。1917~1927年在担任南京高师农科主任的十年间,主张农科大学必须建立教学、研究、推广三结合的新体系,对中国农业教育提出重要建议。在40年代,他多方努力,先后争取到美国各农业机关、企业、大学奖学金名额200多名,选派一批农学院毕业生的青年教师赴美进修、实习,学成回国后都成为海峡两岸农业院校和科研机构的重要骨干。


他还是中国近代植棉业和农产品检验事业的重要推动者,率先在东南大学农科成立棉作改良推广委员会,筹设了上海商品检验局,并以大量银行资金支持全国农业改进机构,1949年接受政府委托,购运大批优良棉种。他对中国近代农业教育、科技和农畜产品检验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早在1915年留美期间,他与留美同学任鸿隽、过探先、杨杏佛、茅以升等发起组织中国科学社,编印《科学》月刊,这是中国最早的自然科学的学术团体和有影响的学术杂志。周恩来总理生前曾赞誉他和杨杏佛、茅以升为“东南三杰”(他们三人分任早期东南大学农、商、工科主任)。
他的主要著作有《中国农业教育问题》、《中国农业建设方案》、《高等植物学》植物病理学部分、《植物病理学概要》等。

邹秉文1893~1985

农学家、农业教育家。中国近代农业科研、教育和建设事业的开创者之一。江苏苏州人。1915年毕业于美国康奈尔大学农科,继入该校研究院攻读植物病理。历任金陵大学教授,东南大学、中央大学农学院教授兼院长,中华农学会理事长,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筹委会副主席等职。1947年在美国从事农产贸易。1956年回国后,先后任农业部、高等教育部和农牧渔业部顾问。著有《高等植物学》、《中国农业教育问题》等,主编英文版《中国农业》。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0:2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