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檀香
【概况】: 异名 青风藤(《四川中药志》)。 基源 为防己科木防己属植物木防己的干燥茎叶。 原植物 木防己Cocculus orbiculatus(L.)DC.〔C.trilobus(Thunb.)DC.〕 余项参见“木防己”条。 。【生药】: 采集 10~11月采收。 【化学】: 叶含木防己里定(Cocculolidine)和异波尔定碱(Isoboldine)[1],尚含N,O-Dimethylcocsoline和木防己碱(Trilobine)[2]。 参考文献 [1] 中药大辞典.上册.上海人民出版社, 1977∶1243 [2] Dictionary of Alkaloids.Chapman and Hall Ltd,1989;599,1087 【药性】: 性味 苦,温。 (《四川中药志》):“温,苦。” 功效 祛风,除湿,消肿。 主治 诸风麻痹,痰湿流注,脚膝瘙痒,胃痛及发痧气痛。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6~9g;或泡酒服。 外用:捣敷或煎水洗。。【临床应用】: 单方应用 《四川中药志》:“治大头风,头肿:青檀香叶、山慈菇、猪藤叶、上树蜈蚣。煎水外洗,病重者捣烂敷患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