凿山楹而爲室兮,下被衣于水渚。
【集校】: 洪兴祖:凿山楹而爲室兮,下被衣于水渚。 校语:而,一作以。 朱熹:同洪本。 校语:“楹”下“而”,一作“以”。 黄省曾:凿山楹而爲室兮,下被衣于水渚。 校语同洪本。 明繙宋本、朱多煃:同洪本。 校语亦同。 庄允益:同洪本。 刘师培:《初学记》卷三、卷五,《类聚》六十四,《御览》一百七十五,并引“被”作“披”。 。【集释】: 王逸:楹,柱也。 渚,水涯也。言己虽穷,犹凿山石以爲室柱,下洗浴水涯,被己衣裳,不失清洁也。 黄寿祺:山楹,山中石柱。 王泗原:《説文》:“楹,柱也。”山楹指山的巖壁,凿而爲室。王以爲“凿山石以爲室柱”,非。 《説文》:“一曰:小洲曰渚。”这裏説“水渚”,王注“渚,水涯也”,是。被衣,浴毕换衣服。 潘啸龙:“下被衣”句,披衣而下水渚,进行洗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