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 邮yóu过失。《小雅·宾之初筵》四章:“是曰既醉,不知其邮。”郑《笺》: “邮,过。”朱熹《集传》:“邮,与尤同,过也。此章极言醉者之状。” ☚ 町畽 吴 ☛ 邮读音·iu(ˊ),为iu韵目,属ou—iu韵部。羽求切,平,尤韵。 ❶邮递。 ❷邮政。 ❸有关邮政的。 上一条: 由 下一条: 郵 邮yóu跑:于是,手下的崽子们嗷嗷叫,说:“别叫他~了!”(杨军 曹保明《俺们东北人》) 邮〔you〕youl:~票。youlpiaob 邮差 〔you chai〕nex songtsenb. 邮递员 〔you di yuan〕nexsongt senb; youl jib yanx. 邮票 〔you piao〕youl piaob. 邮箱 〔you xiang〕youl xangd. 邮政局 〔you zheng ju〕youlzhenb jil. 邮郵ㄧㄡˊyóu二2651见「邮飞」、「邮片」、「邮花」、「邮政」、「邮便」、「邮分儿」、「邮书子」、「邮政分」、「邮政员」、「邮便局」、「邮递局」   邮〈隐〉旧时东北地区盗匪团伙指逃走。 邮郵yóu❶经邮政部门递送 △ 给家里~去1000元钱。 ❷邮政业务 △ ~局|~箱。 ❸特指邮票 △ 集~|~市。 ❹姓。 邮郵❶由邮局寄递信件或物品:~递︱~寄︱~汇︱~购︱付~。 ❷有关邮务的:~包︱~件︱~票︱~戳︱~费︱~资︱~局︱~亭︱~箱︱~筒︱~政︱~电︱~船︱通~。 邮yóu❶ 邮寄,邮汇:邮封家信︱给父母邮一点钱。 ❷ 与邮政业务有关的:邮票︱邮局︱通邮。 ❸ 特指邮票:集邮︱邮市。 ❹ 姓。 邮you邮包 邮编 邮差 邮车 邮船 邮戳 邮袋 邮递 邮电邮费 邮购 邮花 邮汇 邮集 邮寄 邮件 邮局 邮路 邮轮 邮迷1 邮票 邮品 邮市 邮售 邮亭 邮筒 邮箱 邮展 邮政 邮资 付邮 集邮 军邮 通邮 乡邮 邮倒爷2 邮电局 邮递员 邮购部 邮政局 集邮册 邮件炸弹3 邮政编码 邮政储蓄 邮政特快专递 邮yóu有关邮务的。1876年李圭《环游地球新录》:“各于通国地方,遍设邮局,派员经理,辖以大臣。无论公文、书信,一体传递,民大称便。”1895年严复译《原强》:“二百年来,西洋自测算格物之学大行,制作之精,实为亘古所未有,民生日用之际,殆无往而不用其机,加以邮电、汽舟、铁辙三者,其能事足以收六合之大,归之一二人掌握而有余,此虽有益于民生之交通,而亦大利于奸雄之垄断。” 古代名物 > 宫室類(上) > 陋居部 > 弊屋 > 郵 郵 yóu 田間房舍。《集韻·平尤》:“郵,一曰田間舍。”《禮記·郊特牲》:“饗農及郵表畷禽獸,仁之至,義之盡也。“鄭玄注:“郵表畷,謂田畯所以督約百姓於井間之處也。”孔穎達疏:“郵,若郵亭,屋宇處所。表,田畔;畷者,謂井畔相連畷。於此田畔相連畷之所,造此郵舍,田畯處焉。” 邮邮郵yóu❶ 驿站,古代供传递文书的人食宿的地方。《孟子·公孙丑上》:“德之流行,速于置~而传命。” ❷ 传递文书或书信的人。《汉书·京房传》:“房意愈恐,去至新丰,因~上封事。”(封事:密封的奏章。) ❸ 通“尤”。❶ 过失。《诗经·小雅·宾之初筵》:“是曰既醉,不知其~。” ❷ 指责,抱怨。《荀子·成相》:“己无~人,我独自美岂独无故。” ❸ 甚,突出。《列子·周穆王》:“而况鲁之君子迷之~者,焉能解人之迷哉?” 邮*郵youD3CA ❶由邮电局寄递;由邮电局汇款:家里给他~来了一千元/~寄/~递/~汇。 ❷有关邮务的:~电/~局/~包/~票/~车/~政。 ❸古代传递文书,供应食宿、车马的驿站。 ❹古代传递文件或书信的人。 ❺指邮票:集~/~展。 驿站 驿站驿(驿置;驿候;驿传;驿递;驿舖;驿铺;马驿) 递 传(传递;传置) 铺(铺驿;铺递;递铺;马铺) 邮(邮置;传邮) 驲(驲站)厩置 马站 驿站的美称:梅花驿 京郊的驿站:畿驿 郊外的驿站:野驿 边境地区的驿站:边铺 传舍,驿站:邮递 元代驿站:站赤 传递文书信息的驿站:置邮 置驿 驿站的厅堂:驿厅 驿站的围墙:驿墙 驿垣 驿站的大门:驿门 驿站的马栅:驿厩 驿站的楼房:驿楼 驿站的客舍:驿馆 驿廨 驿传 驿舍 驿户 驿邸 驿店 驿房 传舍 邮亭 邮庭 馆院 馆驿 传舍,驿馆:邮传 驿站,馆驿:邮舍 古代暂存物资的驿舍:顿堡 驿站的馆舍:馆置 驿亭的客舍:亭舍 古代城廓附近的亭舍:关厢 驿站所设的供行旅止息的处所:驿亭 接待过往官员或外国使者的驿馆:候馆 (古代政府传递文书或差官换马暂住的地方:驿站)
另见:住宿 传递 马 ☚ 旅社 妓院 ☛
邮递 邮递寄(寄递;~钱;缄~) 寓 邮(邮寄) 寄书信:寄纸 寄信 附书 寄人以书信:赠鲤 寄给人书信等:投 把稿件投寄给报刊编辑部或出版社:投稿 封缄寄递:封寄 委托寄送:托寄 寄邮件时未付或未付足邮资:欠资 (由邮局递送信件、包裹等:邮递) ☚ 传递消息 送信 ☛
各种状况的房屋 各种状况的房屋建于台上的房屋:观(楼观;台观) 用于供神的宫阙楼观:灵宫 用土筑成的房屋:土室 土屋 私人的房屋:私房 私邸 私第 私人或民用的住房:民房 民宅 民居 都市中的民房:廛里 个人或团体保有的房屋:房产 成列成片的民居:旅舍 旧时家族的祠堂、共同的房屋:公堂 能容纳许多人家居住的房屋:公寓 田间的房屋:墅 野鄙 田舍 田庐 庐舍 古代田官督耕居住的庐舍:邮(邮舍) 田野里的陋室:露墅 红色的房屋:红砌 吉利的房屋:吉屋(~出租) 吉宅 庆室 不吉利的房屋:凶宅 无人住的房屋:空房 空室 虚室 闲房 平顶屋:庯 小的木板房子:阁仔 积雪之屋:雪屋 雪光映照的屋子:雪屋 大雪封门的房屋:雪屋 像雪堆成的房屋:雪屋 阴凉的房屋:阴房 阴室 阴溜 凉室 光线昏暗的房子:黑屋 ☚ 厕所 草屋 ☛ 邮郵yóu❶邮寄,邮汇。如:邮钱,邮信。 ❷邮务。如:邮电,邮票,军邮。 邮 邮汉代传递书信、文书及奏疏的机关。《汉书·京房传》:“去至新丰,因邮上封事。”这说明新丰(今陕西临潼)附近即有传递公文的邮传。又据《汉书·黄霸传》:“吏出不敢舍邮亭。”说明汉时邮亭亦可供人止宿。又据《汉官旧仪》云:“五里一邮,邮人居间,相去二里半。”这说明汉时邮亭极多,且有极严格的邮亭制度。 ☚ 长存馆 曲邮 ☛ 邮 邮古代官府传递文书的机构。春秋始置。《说文》:“邮, 境上行书舍也” 。《孟子·公孙丑上 》 有“孔子曰:‘德之流行, 速于置邮而传命。’”战国因之, 邮以传书为主, 亦供应食宿和车马。至秦汉, 邮的设置较亭为密, 大致每相隔五里, 设一邮亭, 由邮人专职传书。郡县文书, 甚至上封事或奏疏, 皆经邮递。汉时,西北边境以亭燧为邮。魏晋以后, 历代均置邮亭。参见“驿”。 ☚ 驰传 邮亭 ☛ 邮(郵)yóuⅠ (邮寄; 邮汇) post; mail: 给家里 ~ 钱 remit money to one's family; 我刚出来去 ~ 几封信。 I've just come out to post some letters. 信 ~ 了吗? Has the letter been posted [mailed]? Ⅱ ❶ (有关邮政业务的) postal; mail: 付 ~ take to the post; post; 空 ~ aerial post; air mail; 通 ~ accessible by postal communication; ~ 路 postal [mail] route ❷ (驿站) post ❸ (姓氏) a surname: ~ 无恤 You Wuxu ◆邮包 postal parcel; parcel; 邮差 [旧] post; postman; 邮车 mail car; postal car; 邮船 liner; ocean liner; packet ship; mail liner; 邮戳 postmark; 邮袋 mailbag; postbag; (mail) pouch; 邮递 send by post [mail]; postal [mail] delivery; 邮递员 mail carrier; postman; mail man; 邮电 post and telecommunications; 邮费 franking; postage; 邮购 buy by mail; mail-order; 邮汇 remit by post; 邮寄 send by post; mail; post; 邮简 stamped envelope; 邮件 mail; post; postal matter; 邮局 post office; 邮票 postage stamp; stamp; 邮筒 pillar-box; postbox; mailbox; 邮箱 postbox; mailbox; 邮政 postal service; 邮政编码 postcode; zip code; 邮政储蓄 post saving; 邮政特快专递 Express Mail Service; EMS; 邮资 postage 邮郵yóu(7画)
  【提示】阝,2画,起笔是横撇弯钩; 旧字形3画,起笔是横撇。由中间的横,宋体与左右两边相接,楷体与左右两边相离。 *邮(郵)yóu7画 邑部 (1) 古代传递文书且供应车马食宿的驿(yì)站。 (2) 由专门机构传递信件或钱物: ~递|~了两封信|~寄二百元钱。 (3) 有关邮递事务的: ~局|~票|~件|~费。 邮郵yóu小篆以来的会意字。从邑,从垂,垂就是边陲,垂是陲的本字,像土上植树,作为边界。本指古代传递文书,供应食宿、车马的驿站。约太平天国时简化为邮,形声字,从右耳刀(邑),由声。小篆有邮字,《说文》说是古地名(亭名),在今陕西省高陵县境。读dí。可能造简化字时,与此偶合。现代指邮递,即由国家专设的机构传递信件。如:邮信。又指有关邮务的。如:邮票|邮费|邮包。 邮郵★繁◎常★常
yóu郵,表意,从邑从垂,邑指人群聚居区,垂指边陲、边界,本义表示驿站,朝廷与边境(或地方)之间传递文书的人在路上的停宿处,引申为传递文书的人、传递、有关邮寄事务的、邮票等。邮,形声,从邑,由声,古代地名用字。近代俗字、《简化字表》把“郵”简作“邮”,音符改为由,二字合而为一。 【辨析】 “邮”与“郵”不是等义简繁字。邮 郵; 篆 隶yóu【析形】会意字。小篆字形从邑,从垂。邑是人聚居之处,垂指边陲。隶书字形“邑”旁多变作“阝”(固定在字右)。今简化字作“邮”,从邑,由声。 【释义】《说文》:“境上行书舍。”本义指驿站。古时设在沿途供出巡的官员、传送文书的小吏和旅客歇宿的馆舍。马传曰置,步传曰邮。也指传送文书的人。颜师古注:“邮,行书者也,若今传送文书矣。”引申为传送,邮寄。 古文字另有“邮”字,从邑,由声。地名。今“郵”简化字作“邮”,遂使二字同形。 【shape analysis】It is the associative character.In Small Seal script it is related to邑(yì,city)and 垂(chuí,frontier).垂 means borderland,and邑in Official script is changed into阝(on the right part). 【original meaning】Courier station,a type of ancient hotel for officials on inspection tour,for servants to send documents and for travelers on trip.It was called 置(zhì)if letters were delivered with horse,while it was called 邮(yóu)if delivered on foo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