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邪正盛衰与疾病传变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邪正盛衰与疾病传变 邪正盛衰与疾病传变病邪与疾病的传移、变化,同正气与邪气间的力量对比有密切关系。一般来说,邪盛则正衰,病进;正旺则邪衰,病退。病退则病情缓解、痊愈;病进则病情加重、恶化,以致死亡。其于疾病传变而言,邪盛正衰是病邪与疾病传移变化的基本条件。《素问·玉机真藏论》说:“五脏相通,移皆有次”,阐发了人体表里相通、内脏机能密切联系,病邪或疾病能够传移变化、并有一定规律的道理。在中医病机学里,疾病的传变有两种。一是病邪通过经络表里传变,表病可以入里,如恶寒发热、头痛身痛,几日后变成为高热口渴、大汗、尿黄,其原因是体内原有内热或津液不足;里病可以出表,如小儿麻疹、疹毒内陷,疹点由红变蓝变黑,由浮散满布变沉聚隐没,此时若加强护理,并得到有效治疗,又会使疹点变红外出,散于肌肤,其原因是津液得充、脾肺之气得补,正气旺盛的结果。二是疾病通过五脏间的生克途径传变,如肝病传脾传肾传心,青壮时期情志抑郁,肝气滞逆,常行侮脾,胁肋胀痛而不食呕逆、腹胀泄泻;久而不已,肝脾大伤,脾气虚馁,水湿失运,寒湿或湿热犯肾,水湿乘肾气虚弱而停聚为水肿腹水;久而不已,脾肾大伤,肾之水邪上凌于心,导致心气衰竭,心悸怔忡、胸闷心痛甚至喘脱而死。这种理论的传变次序,可能是缓慢的,时见于老年人,其前提是每个环节均有相应的脏气不足,或因于先天禀赋,因由于劳倦所伤,才使传变得以进行。然而临床实践中,理论的传变次序所见很少,原因则是脏气不虚,不受其传。人的先天禀赋、后天养护情况是非常复杂的,从而使脏腑气血衰旺状况差别很大,以致疾病传变的临床表现千姿百态,然而,变中不变,邪正盛衰是决定传变的基本因素。 ☚ 奇经八脉病证 诊法理论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