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那拉提山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那拉提山

中天山西段山名。北为巩留、新源二县,南为和静县。清代译作纳喇特,一译为蒙古语,意为“有太阳”,或“向阳山坡”。东起和静县西北的艾肯达坂,西至乌兰达坂,长约150公里,海拔3 000~4 500米,4 000米以上高峰有多处。为巩乃斯与开都河分水岭。主要由古生代变质岩、火山岩、灰岩、砂岩等组成。北坡处迎风面,年降水量400~700毫米。中山带有云杉密林,为优质夏牧场。北坡较陡,春季常有雪崩。南坡植被较差。北坡新源县境海拔1500~2000米有大片野苹果林,为第四纪冰期孑遗植物,已划为自然保护区。伊宁—库尔勒218国道为天山腹地东西向通道,沿北麓穿过。

那拉提山

中天山山脉之一。在伊犁和巴州境内。北以巩乃斯河谷为界,南与大尤尔都斯盆地相望,西与比依克山相连,东与阿吾拉勒山相交。长约150千米,宽30—50千米不等,面积约6000平方千米,一般海拔3000—3500米,主峰4257米。天山惟一的雪岭云杉林保护区在北坡库尔德宁。

那拉提山

那拉提山

那拉提是中天山山脉之一部分。北部以巩乃斯河谷地为界;其南与大尤尔都斯盆地相邻,西部与比依克山相连。山体近东西走向,长约150公里,宽20-40公里不等,由西向东逐渐变窄,总面积约4000平方公里。该山脉是伊犁河流域与开都河流之间的分水岭地带,山脊线平均海拔3500米,最高峰4275米。同脊线偏山南侧,使山体南坡比北坡更陡峻。山体主要由古生界灰岩、砂岩、凝灰岩及华力西期花岗岩构成。
那拉提山脊部分为古冰川及流水雕琢而成的角峰,刃脊状矗立挺拔。最高峰现仍有冰川分布,多数山峰由于寒冷风作用强烈,倒石锥广布。山脊两侧海拔800-3200米的山地夷平面地形,平坦开阔,揭示着中新生代古天山的剥蚀夷平过程及晚新生代天山的断块隆升和演变过程。该山气候比较湿润,降水量450-700米,植被覆盖度高,云杉林广布,天山惟一的一处雪岭云杉林自然保护区就位于其北坡的库尔德宁。
那拉提山所孕育的山峰、冰川、山地夷平面、高山、亚高山草甸、森林、草原、风景河流等自然景观具有极高的开发价值。尤其是那拉提草原风光早已蜚声海内外,为游人所向往。依托独库公路及天山中道(伊宁—巴仑台)开发该山旅游资源大有可为。

☚ 那拉提草原   巩乃斯河 ☛
00018406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18:1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