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邢窑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邢窑

在邢州境内(今河北省临城祁村),是唐代(618~907)著名白瓷窑场。所烧白瓷,胎骨坚实致密,洁白度很高,釉的白度也较高,釉厚处呈浅水绿色,光素不施纹饰,有碗壶及小瓷塑等,与越窑青瓷齐名。陆羽《茶经》称:“邢窑类银类雪”。被选为唐代宫廷用瓷。西安唐墓及唐大明宫遗址都有不少胎釉洁白的邢窑瓷器出土。1980年调查在内丘交界处的祁村发现唐代邢窑白瓷窑址。

邢窑

011 邢窑

唐代著名白瓷产地。在邢州境内(现河北临城祁村),故名,所产白瓷,与同代著名越窑所产青瓷齐名。胎质细洁,釉色白亮。胎与釉之间,有一层护胎釉(化妆土)。陆羽《茶经》中曾誉为:“邢瓷类银类雪”。因质白如雪,唐代宫廷选其为贡瓷。邢窑白瓷畅销各地并深受人们的喜爱。

☚ 越窑   鼎州窑 ☛
邢窑

邢窑

建于唐代的瓷窑,在邢州境内(今河北临城祁村)。出产的白瓷与当时著名的越窑青瓷齐名。唐代陆羽的《茶经》中有“邢瓷类银类雪”的记载,形容其质地洁净如白雪,被选为唐代宫廷烧制贡瓷。在《旧唐书·地理志》也有记载,“邢州天宝元年更名,土贡丝布磁器”。邢窑白瓷曾畅销各地,深受人们的喜爱。器物造型有盘、碗、壶、瓶等日用器具,通体洁白而无纹饰,胎质比较坚实,制作工艺严格,形体规整,变化清晰。

☚ 越窑   钧窑 ☛

邢窑

唐代中国北方著名白瓷窑。窑址分布于河北省内丘、临城二县境内。古属邢州,故名。邢瓷胎骨坚实、洁白、细密,瓷化程度高。釉色白润不甚亮,微闪黄、闪青或呈乳白色。釉厚处呈浅绿色。施有白色护胎釉。釉面基本不开片,但常有泪痕。器物表面朴素无纹饰。碗多卷唇,圈足呈玉璧形,厚而低平。始烧于隋唐之际,盛于中唐,衰落于唐末。中国唐代瓷业生产形成“南青北白”的局面,邢窑为“北白”的代表。陆羽《茶经》称其产品“类银”、“类雪”,李肇《国史补》称其产品“天下无贵贱通用之。”说明其产量大、流通地域宽广。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0:18: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