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经济思想
邓小平是我国各族人民公认的享有崇高威望的杰出的领导人,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的主要决策者和总设计师。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他依据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原则,提出的一系列观点和理论,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他提出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是毛泽东经济思想、经济理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承和发展,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宝库,成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邓小平的经济思想主要是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形成的,是我国新时期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实践的理论概括,对于我国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推进现代化建设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长远的理论指导意义。邓小平经济思想的主要内容是:
(1)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邓小平认为,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充分发挥和吸引力的不断增强,归根到底取决于生产关系的发展是否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这是检验一切工作得失成败的根本标准。这一科学论断,要求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中,必须把经济建设摆在一切工作的中心位置,要紧紧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这是邓小平经济思想的核心,也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路线和一系列方针政策的重要理论基础。
(2) 改革和开放是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必由之路。邓小平一贯主张的改革开放,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的改革开放。必须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有机地统一起来,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邓小平关于改革开放的目的、意义、内容、原则和方法的理论观点,是我国改革和开放的主要指导思想。
(3) 关于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目标的总体设想。1972年12月,邓小平在同来访的日本首相大平正芳谈话中,提出我国到20世纪末要实现翻两番,使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人均800美元,使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在这个基础上,再发展30到50年,力争接近世界发达国家水平。这是我党领导人第一次为我国经济发展提出的具体战略目标。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邓小平的这一战略思想不断丰富发展,并臻于系统化。
(4)要重视发展科学技术和教育事业。邓小平强调,四个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现代化。没有现代科学技术,就不可能建设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没有科学技术的高速度发展,也就不可能有国民经济的高速度发展。他指出,科学技术的发展,经济的振兴,取决于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和大批合格人才的培养。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5) 大力发展农业。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其他部门的发展速度和规模,归根到底取决于未来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幅度和农业的承受能力。邓小平指出:“工业越发展,越要把农业放在第一位。”
(6) 发展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针对所有制结构的改革作了一系列重要论述,澄清和纠正了公有化程度越高越好、经营规模越大越好的错误观念,突破了社会主义经济只能采取一种经营方式的框框。通过改革,逐步把单一的公有制发展为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把单一经营方式改变为多种经营方式并存,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邓小平强调指出:“我们允许个体经济发展,还允许中外合资经营和外资独营的企业发展,但是始终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这就从根本上保证了我国经济的社会主义性质,使改革开放始终坚持社会主义方向。
(7) 走共同富裕的道路。邓小平根据马克思主义的按劳分配原理,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在经济政策上,我认为要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企业、一部分工人农民,由于辛勤努力成绩大而收入先多一些,生活先好起来。”他同时指出:“我们提倡一部分地区先富裕起来,是为了使先富裕起来的地区帮助落后的地区更好地发展起来,提倡人民中有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也是同样的道理,要一部分先富裕的人帮助没有富裕的人,共同富裕,而不是两极分化。”
(8)社会主义建设必须走自己的道路。邓小平强调,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国情出发。从“本本”出发,照搬别国的经验和模式,从来不会成功。这个思想不仅充分反映在邓小平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科学分析上,而且突出地反映在他对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目标和步骤的构想上,以及对我国经济制度特征的认识等各个方面。邓小平的这一经济思想是他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组成部分。邓小平的经济思想是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第二代领导集体的经济思想(当然也主要包括邓小平本人的经济思想),它以发展生产力的思想为主线,以实事求是,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为核心,提出了一系列适合中国特点的具体方针政策,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❶邓小平的经济思想具有辩证性。他把社会主义经济的一般性与中国社会主义经济的特殊性结合起来,把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与对外开放结合起来,把农村经济改革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与政治体制改革结合起来。
❷邓小平的经济思想具有实践性。他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提出了实现现代化要分三步走的经济发展战略;提出了实行对外开放,兴办经济特区;提出了实行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和在农村搞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提出要把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等一系列新思想。邓小平的经济思想具有开放性。他一方面强调思想本身不应模式化,同时认为,人民群众会创造出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经济建设就是要理论联系实际,锐意改革创新。邓小平的经济思想为中国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增添了崭新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