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国防经济思想Deng Xiaoping guofang jingji sixiangdefense economic thoughtof Deng Xiaoping
邓小平关于国防经济建设和发展的科学认识。是毛泽东军事经济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承和发展。
邓小平国防经济思想源于他指导国家经济建设的实践。1975年1月邓小平重新肩负起国家全面整顿的重任,在对国民经济各部门进行整顿和恢复国民经济正常运行的同时,对军队和国防建设工作也进行了整顿,提出了许多创造性的见解。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他对中国30多年来的正反两方面经验进行了总结,重新分析了国际战略形势,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作出国防建设指导思想必须实行战略性转变的重大决策,要求国防建设由过去那种“盘马弯弓箭不发”, “早打、大打、打核战争”的临战状态,转移到和平时期建设的轨道上来。在这一系列重大改革实践的基础上,他提出的国防经济建设和发展的理论、观点经受住了实践的检验,发展成为指导新时期中国国防经济建设的邓小平国防经济思想。
邓小平国防经济思想的内容包括:
❶现代战争是综合国力的较量。国际社会中力量的对比主要是综合国力的对比,不仅打赢一场现代化战争需要强大的综合国力,而且遏制战争,为国家争取一个和平的环境,也需要强大的综合国力。必须把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作为判断各方面工作好坏的标准;
❷国防和国防经济建设要服从和服务于国家经济建设大局。正确处理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的关系是和平时期国防和国防经济建设的首要问题。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邓小平紧紧把握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明确提出了包括国防经济在内的国防和军队建设要服从和服务于国家经济建设大局的思想, “现在需要的是全国党政军民一心一意地服从国家建设这个大局,照顾这个大局”,使国家经济发展起来;
❸调整国防建设的规模和部署,坚持走富国强兵之路。军队建设要与国际国内环境相适应,在世界大战短期内打不起来的情况下,军队建设必须转到和平时期建设的轨道上来。通过质量建军,解决现代战争的客观需要同军队现代化水平较低之间的矛盾;走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克服军队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军费短缺问题;
❹调整国防工业布局,正确处理国家东部、中部和西部三个经济地带的关系,对三线建设进行必要的调整,充分发挥它们应有的作用;
❺强化国民经济各部门间的内在联系,改革国防工业管理体制,国防科技工业战线要由为“一化”(国防现代化)服务转变成为“四化” (工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科学技术现代化、国防现代化)服务,把主要力量转移到整个国民经济建设的主战场;国防科技工业企业要在“军民结合、平战结合”方针指导下,加入到整个国家经济建设之中;
❻培养军地两用人才,适应中国总体发展战略需要。
邓小平国防经济思想创造性地发展了毛泽东军事经济思想,把毛泽东军事经济思想推进到了一个新的阶段,是对马克思主义军事经济理论宝库的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