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哲学理论的基本内容
邓小平哲学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继承和发展。它的基本内容就是坚持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统一; 坚持实践标准,生产力标准,“三个有利于” 标准的统一; 坚持 “两点论” 和 “重点论” 的统一。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精髓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哲学基础,是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统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形成的起点。在当代中国,我们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是全新的事业,在开创全新事业的过程中,只能以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为指导,一切从当代中国的国情出发,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探索,在实践中提高。一句话,就是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而要很好地实现这种 “结合”,首要的就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邓小平强调解放思想是坚持实事求是的前提和条件,而实事求是则是解放思想的基础、出发点、归宿和衡量标准,从而把两者辩证地统一了起来,对实践发挥了重大的指导作用。回顾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历史可以看出,如果没有邓小平以超常的胆识,果敢地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就不可能有一系列新的实践与创举,不可能有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迅速发展,不可能有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与完善。
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都是为了实现对事物客观规律的正确认识。邓小平指出解放思想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同时指出: “只有思想解放了,我们才能正确地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解决过去遗留的问题,解决新出现的一系列问题,正确地改革同生产力迅速发展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确定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具体道路、方针、方法和措施。” (《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141页)邓小平特别强调,解放思想的实质,就是使思想和实际相符合,使主观和客观相符合,要反对脱离实际的 “左” 和 “右” 的错误思想的干扰。邓小平强调: “搞社会主义一定要遵循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也就是毛泽东同志概括的实事求是,或者说一切从实际出发。”(《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18页)这就充分表明,坚持解放思想同实事求是的统一,是邓小平哲学理论的最突出的基本特点,它既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又是这一理论创立过程的逻辑起点。那种认为坚持实事求是就难于解放思想,或者强调解放思想就很难实事求是的观点,是不符合邓小平的哲学理论的,也是不符合唯物辩证法的。
邓小平哲学理论的精髓是尊重实践,尊重群众,注重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时刻关注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和愿望。他多次强调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强调在实践中开拓前进,在实践中总结经验教训,统一认识,统一思想,发展马克思主义。他根据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生产力是一切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的基本观点,多次强调 “社会主义阶段的最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63页)并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始终把生产力发展放在首位。与此相适应,邓小平还反复强调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指出如果离开这个中心,社会主义就有丧失物质基础的风险。邓小平将社会主义的本质精辟地概括为 “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73页)邓小平针对阻碍改革开放凡事都要问姓 “社” 姓 “资” 的困扰,进一步深化了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标准、生产力标准,提出结论要由实践来检验,看是否把发展生产力放在首位,“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72页)这就把“生产力标准” 论发展为 “三个有利于” 标准论。其中,后两个 “有利于”是对前一个 “有利于” 的延伸、补充和具体化,从而使 “生产力标准” 论,由抽象的理论变得较为实际,具有较强的操作性。
邓小平哲学理论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两点论” 和 “重点论” 相统一的精神,表现了辩证法的全面性。对于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中 “一个中心” 与“两个基本点” 的关系,邓小平着重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同时注重两个基本点。“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 (《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70—371页)对于改革、稳定和发展的关系,邓小平的思路是: 稳定是保证,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这体现了 “两点论” 和 “重点论” 的统一。他提出 “要注意经济稳定、协调地发展”; 同时强调 “发展才是硬道理。” (《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77页)
在排除党内错误思想的干扰问题上,他指出 “有右的东西影响我们”。“右可以葬送社会主义,‘左’ 也可以葬送社会主义。” (《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75页)要排除这两种错误思想的干扰,有 “左” 反“左”,有 “右” 反 “右”,这是 “两点论”; 同时他又指出: “根深蒂固的还是‘左’ 的东西。” “中国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 ‘左’。” (《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75页)这是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运用 “两点论”,就是两手抓。邓小平说: “搞四个现代化一定要有两手,只有一手是不行的。” (《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54页)这从理论上深化了 “两手抓” 的战略方针。“两手抓” 的核心在于“两只手都要硬”。这体现了 “两点论” 同“重点论” 的统一。因为 “两手抓” 不是面面俱到而是有重点地、全面地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