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邓剡《唐多令》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邓剡《唐多令》

邓剡《唐多令》邓 剡

邓 剡

雨过水明霞。潮回岸带沙。叶声寒、飞透窗纱。堪恨西风吹世换,更吹我、落天涯。寂寞古豪华。乌衣日又斜。说兴亡、燕入谁家。惟有南来无数雁,和明月、宿芦花。

鸳鸯白鹭图 【清】王武 上海博物馆藏

注释 ①“寂寞”三句:此三句化用唐刘禹锡《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鉴赏 这首《唐多令》的写作时间,大致与前首《浪淘沙》相近,都是南宋亡后邓剡羁留建康时所作。在历经了人世的沧桑与国破家亡的悲痛之后,邓剡的词作中流露出浓重的悲凉气息。

邓剡写词,喜欢以景起情,如《浪淘沙》“疏雨洗天晴”,《念奴娇》“水天空阔”等。此词以“雨过水明霞”入笔,描摹出雨过天晴、晚霞照水的夕景图。“潮回岸带沙”一句,暗用刘禹锡《石头城》“潮打空城寂寞回”的诗意,写出南京古城在黄昏时的寂寥。“叶声寒”三字,点明季节是秋季。叶本无声,说“叶声”实际是风吹落叶的秋声;声音本无所谓“寒”,说“寒”实际是指秋意袭人的凉意与内心悲伤的寒意。在《浪淘沙》一词中,词人由秋声联想到自身的飘零:“井梧一叶做秋声。谁念客身轻似叶,千里飘零。”在此词中,叶声同样引发了他的悲愁,不过这一次,是直接指向亡国之伤痛。

“堪恨西风吹世换”,这七字中包含着易代的痛苦,包含着对南宋政权覆灭的伤痛,也包含着身为遗民的无奈。在与文天祥建康分别时,他写作的《酹江月》中有“恨东风不惜、世间英物”的词句,无论是“恨东风”还是“恨西风”,其实都是对天道的质问和责难,是无力回天的遗憾和愤慨。接以“更吹我、落天涯”,意更沉痛,又与“谁念客身轻似叶,千里飘零”(《浪淘沙》)伤悲相似。

正始时期的阮籍曾有《咏怀》诗云:“繁华有憔悴,堂上生荆杞。”此词云:“寂寞古豪华。乌衣日又斜。”意思相近,一个从繁华说起,一个从寂寞说起,都是荣衰不定、无常变化的意思。但阮籍诗中用“堂上生荆杞”这个意象来泛言人间的盛衰之变,而邓剡则选用了夕阳中的乌衣巷来以景写情,予读者鲜明的印象。“说兴亡、燕入谁家”一句,则明确指向宋亡元兴的时事。

在历史的兴亡感与“燕入谁家”、江山易主的慨叹中,词作由雨水后的晚霞,转入月夜中的冷寂:“惟有南来无数雁,和明月、宿芦花。”秋风萧瑟,芦花萧萧,大雁南归,明月如霜。“月”是邓剡词中经常出现的意象,如“伴人无寐,秦淮应是孤月”(《念奴娇》),又如“梦断古台城。月淡潮平”(《浪淘沙》)。人间万事更替,唯有明月永恒。清冷的月光中,是词人孤单无寐的身影,也是“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南唐李煜《浪淘沙》)的亡国悲哀。(黄阿莎)

集评 王闿运:“亡国不死,仍有羁愁一语,写尽黄梨洲、王船山一辈人。”(《湘绮楼选绝妙好词》)


邓剡《唐多令》原文|鉴赏|赏析|解读 - 宋词精品鉴赏 - 可可诗词网

邓剡《唐多令》

《唐多令》·邓剡

邓剡

雨过水明霞,潮回岸带沙。叶声寒,飞透窗纱。堪恨西风吹世换,更吹我,落天涯。寂寞古豪华,乌衣日又斜。说兴亡,燕入谁家?惟有南来无数雁,和明月,宿芦花。

邓剡为江西吉安人,景定三年(1262)考中进士,官至礼部侍郎,厓山兵败后,为张宏范所获,后因教张之次子,得赦放还。从内容来看,这首小令当为南宋灭亡后词人流落南江时所作。

本词上阕抒写词人身在天涯时当深秋的悲凉情怀。“雨过水明霞,潮回岸带沙。”首先点明词人所在的环境特色。“堪恨西风吹世换,更吹我,落天涯。”则点明世事的变迁和个人命运的连系。这样“西风”就有了象征性的社会内涵。成为一个王朝没落的风雨飘零的标志。下阕进一步渲染词人对世事变迁、王朝更迭的感慨,同时又与秋景相融相连。“寂寞古豪华”对下面三句是一个总括性的描写。“乌衣”三句用的是唐人刘禹锡诗的大意,它哀叹南宋王朝的灭亡,悲叹昔日的南国金粉之地落入蒙古贵族的铁蹄之下。“惟有南来无数雁,和明月,宿芦花。”又与上阕“叶声寒” “西风吹”相照应,暗喻词人自身已如南来的大雁一样飘泊不定,面对明月映照下的芦花荡,暗喻在心中萦绕着无限的悲凉。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19:54: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