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绍裘1900~中国现代茶叶专家之一。湖南省衡阳县人。1923年毕业于河北省保定农业专科学校。1924.~1932年在湖南安化茶叶讲习所和湖南私立修业学校任教。1933~1934年任江西省修水实验茶场茶叶技术员, 主持“宁红”初、精制的试验研究, 制出的 “宁红”运销上海, 获得好评;次年仿照锡兰李普顿小样,制成滋味鲜浓、汤色红艳的橙黄白毫 (B、O、P)红碎茶。1935~1937年在安徽省祁门茶叶改良场, 对解决祁红叶底乌暗的难题进行试验研究, 写出《叶绿素对红茶品质的影响》的研究报告; 并通过引进日本制茶机械,进行改制和自行设计一套制造红茶的机器设备, 改变了手工制茶的落后状况。1935年在全国经济委员会农业处负责红茶分级实验并制定红茶分级标准样, 供各茶区参考实行。1938年春在湖北恩施茶区筹设恩施茶厂, 当年即生产红、绿毛茶运销汉口, 获得好评; 同年秋调中国茶叶公司, 到云南省茶区调查研究, 参与创制滇红。随后数年均在云南开拓茶叶生产, 筹建顺宁(即凤庆)茶厂。1947年筹建湖南群力机械制茶实验厂, 实行分批多次采摘法, 使湖红与祁红得以同等价格出口。1948年任湖南省茶叶公司经理。1950~1954年调任中南区茶叶公司副经理兼产制室主任和汉口茶厂厂长。1950年在中南区推广茶叶采、制标准样工作;1951年参加制定红、绿毛茶1~5级生产、收购标准样;1952年又制定红、绿毛茶的采摘、收购、加工标准样;并提出红毛茶精制原则为“精提细做、升降拼配”, 使各级成品茶级距显著, 品质提高。1954~1975年任湖北省茶叶公司总技师, 湖北省茶叶学会名誉理事长,中国茶叶学会一、二届理事、三届顾问。在职期间,1956~1957年筹建芭蕉茶厂,试制一批高级工夫红茶,1964年又在该厂试制红碎茶成功; 1958年设计出一套恩施58型红茶初制机械, 在汉口茶厂设计出拼配匀堆装箱流水作业线; 1959年在宜都茶厂实行单机联装流水作业; 1960年在恩施茶厂实行“毛茶筛、切初分”和“精制筛、切、选”联装。冯绍裘长期从事茶叶工作,建树较多, 1983年中国农学会向他颁发了从事农业科学工作50年的表彰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