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邓中夏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邓中夏1894—1933

湖南宜章人
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早期工人运动的主要领导人之一。曾任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主任,中共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团中央常务委员、组织部长,全国总工会秘书长,中共中央委员、政治局候补委员,中共中央秘书长,江苏省委书记,广东省委书记,红军第二军团政委,中国革命互济会党团书记等职。著有《中国职工运动简史》、《省港罢工概观》。
原名:邓康
字:中夏、仲澥
别字:泽东、仲懈
别号:大壑
笔名:中夏、大壑、心远、心美、邓仲澥、邓重远、李成、重远
化名:邓兰汀、邓安石、邓忠、邓隆顺、白沙、老大哥、老杨、老葛、仲三澥、仲海、仲澥老葛、寿生、杨富贵、施义、夏、增昌
谱名:邓隆渤
外文笔名:A.S、C.CG、C.S.g
别名:中、远、夏

邓中夏1894—1933

邓中夏


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早期著名工人运动领袖之一。曾用名隆勃、邓康,字仲澥,湖南宜章人。1917年入北京大学,是五四运动的积极参加者与组织者之一。在李大钊领导下,1920年参与组织了“马克思学说研究会”。同年9月参加北京共产主义小组,并代表小组在长辛店创办劳动补习学校,开始从事工人运动。1922年任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主任,曾领导长辛店铁路工人,开滦煤矿工人和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1923年创办上海大学,任校务长。1924年以后又以主要精力从事工人运动,筹办《中国工人》。在第二次全国劳动大会上当选为中华全国总工会秘书长兼宣传部长。1925年领导省港大罢工,任省港罢工委员会党团书记兼总顾问。反对陈独秀的右倾机会主义路线,并较早提出了坚持无产阶级领导权的思想。党的“八七”会议后,任中共江西省委书记,同年参加广州起义,任中共广东省委书记。1928年任中华全国总工会驻赤色职工国际代表。在苏联期间,同王明的“左”倾宗派集团进行斗争。1930年回国,担任中共湘鄂西特委书记,红二军团政委。一年多以后,又回到上海,曾遭到王明路线的无情打击。党的“二大”至“六大”均当选为中央委员,在“八七”会议上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后补委员。1933年5月被捕,在法庭上及牢狱里与敌人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10月在南京雨花台壮烈牺牲。遗著有《中国职工运动简史》。

邓中夏

邓中夏传
邓中夏的一生
回忆邓中夏同志
邓中夏同志在长辛店
回忆五四时期的邓中夏同志
回忆邓中夏同志
以心换心的友谊——邓中夏、苏兆征烈士生活
片断
魏巍 钱小惠
姜平
秦德君
马建群
许德珩
杨东莼
夏明等
人民出版社1981年5月版290页
南京大学出版社1986年6月版309页
工人日报1957年2月19日
北京日报1959年2月7日
光明日报1959年4月17日
光明日报1959年5月9日
南方日报1962年7月15日
邓中夏笑题“总督象”
邓中夏烈士史略
夏明羊城晚报1962年8月25日
羊城晚报1964年6月24日
永不熄灭的明灯——纪念邓中夏同志帅孟奇 蹇先任人民日报1980年2月19日,新华月报
1980年2期,革命回忆录第1集第21
页,峥嵘岁月第2集第34页
邓中夏同志和早期工人运动
李大钊、邓中夏、恽代英是否出席了“少年中国
学会”一九二二年年会
蔡铭泽
俞兴茂
工人日报1980年10月31日
光明日报1981年2月10日
文学战线上的邓中夏张又君广州日报1981年7月5日,作家剪影第
171页
邓中夏与长辛店劳动补习学校
邓中夏和李启汉的革命友谊
努力呵,猛进呵,青年——邓中夏与“五四”运动
英雄不朽——纪念中夏牺牲25周年
勇猛地奋斗,持续地奋斗——学习邓中夏烈士
的彻底革命精神
萧牲
冯资荣等
慰意
夏明
晋俊清等
北京日报1982年6月11日
湖南日报1982年10月13日
文汇报1984年5月3日
中国工人1958年20期
工农兵评论1975年10期
缅怀邓中夏烈士夏明口述
李致宁整理
湘江文艺1978年3期
邓中夏同志光辉的一生
生与死的选择——忆念与邓中夏同志同狱生活
的一些往事
姜平 李良玉
江丰
南京大学学报1979年3期
战地1980年1期
邓中夏与《工人之路》
互济总会与邓中夏
邓中夏到二军团的时间及任职问题
邓中夏1923-1925年春在上海的革命斗争
薛豪卓 李湘俊
郑绍文
王景佳
红滨等
新闻研究资料1980年2辑
党史资料丛刊1980年4辑
党史研究1981年4期
工人创作1981年10期

工人运动的领袖——邓中夏
邓中夏和《青年工人》
邓中夏、恽代英、萧楚女与新文学运动
邓中夏与我国工人运动
共产主义者的楷模——我党早期领导人、杰出
的共产主义者邓中夏同志
郑景致 周景敦
余福媛
胡荣祉
吴家林
黎安仁
山西师范学院学报1982年2期
图书馆杂志1982年4期
江汉论坛1982年7期
历史教学1982年10期
新湘评论1982年10期
邓中夏和文学
关于邓中夏的出生日期及其名、字
伟大的爱国主义者邓中夏——纪念邓中夏烈士
殉难五十周年
郭长征
冯资荣
姜平
辽宁师范学院学报1983年1期
党史资料丛刊1984年3辑
江海学刊1983年6期
风雨结同舟 携手渡横流——介绍邓中夏夫妇
邓中夏与北京大学平民教育讲演团
邓中夏在京的革命活动
邓中夏生平大事年表
薛豪卓等
冯资荣
荣国章
年轻人1983年7期
演讲与口才1984年3期
学习与研究1984年10期
湖南党史通讯1984年10期
邓中夏与省港大罢工
邓中夏与第一个蒙古族党支部
邓中夏与北京大学
记在香港大罢工中的邓中夏同志
邓中夏在海员工会的活动
忆邓中夏
回忆李大钊、邓中夏、恽代英
关于五四运动和邓中夏同志几点回忆
五四时期的邓中夏
赤手缚龙蛇——五四时期的邓中夏
邓中夏同志传略
江敏锐
冯资荣
关海庭等
吕器
朱忠玉
大生
秦德君
杨东莼
何沁
小惠
大生
广东社会科学1985年2期
民族团结1985年7期
湖南党史通讯1985年10期
广东文史资料第29辑第59页
五卅运动六十周年纪念集第168页
五四运动回忆录第121页
“五四”运动回忆录(上)第372页
五四运动回忆录(上)第379页
五四时期的历史人物第121页
五四群英第78页
不朽的战士第8页,烈士传(新华书店)第
270页,湖南革命烈士传第20页
邓中夏崔玉琴中外历史名人传略(中国近现代部分)第
259页
邓中夏(1890-1933) 中共党史事件人物录第507页
邓中夏(1890-1933)
邓中夏
张敏孝中国民主革命时期人物简介第48页
中国共产党英烈小传第1集第213页
邓中夏同志传略
邓中夏
新闻界名人介绍:邓中夏(1894-1933)
华应申中国共产党烈士传第58页
中国现代作家与作品(上海)第33页
中国新闻年鉴(1984)第671页
邓中夏
与无产阶级血肉相连——邓中夏烈士的故事
邓中夏同志传略
雨花台的笑声
邓中夏烈士的事迹拾遗
史兵
张重光 忻才良
中国工人运动的先驱第2集第1页
为有牺牲多壮志第1页
邓中夏文集第652页
先驱者之歌第49页
包惠僧回忆录第407页
回忆我和邓中夏同志在一起
邓中夏
最后一次见面——忆中夏
马非百
谢颖铿
夏明
邵阳文史资料第3辑第1页
南粤英烈传第1辑第357页
烈士亲属的回忆第40页,追求真理的足迹
第195页
关于邓中夏给王懋廷的一封信
邓中夏光辉战斗的一生
汪玉凯
王德夫 张蔚萍
党史研究资料第4集第121页
燎原(3)第107页

邓中夏

五四人物简介:从学生领袖到革命战士的邓中
吴乾兑解放日报1979年4月30日
回忆李大钊、邓中夏、恽代英三同志
在敌人法庭上——回忆邓中夏同志
略论邓中夏同志的中国民主革命观
邓中夏关于革命领导权问题的理论贡献
邓中夏对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思想的贡献
邓中夏的出生日期及其名、字
邓中夏对早期农民运动的理论贡献
邓中夏家庭出身浅议
邓中夏研究总述
邓中夏生平大事年表简介
邓中夏同志的革命统一战线思想
邓中夏文学思想初探
邓中夏的无产阶级领导权思想述评
邓中夏与二十年代初的上海大学——纪念邓中
夏同志逝世五十五周年
秦德君
夏明
纪万春
宋侠
谭双泉
冯资荣
柳礼泉
李德民等
谭献民
李致宁
纪万春
李查荣等
赵楚芸
孙杰
新观察1956年145期
群众1961年6、7期
沈阳师范学院学报1981年2期
党史研究1981年5期
求索1984年4期
党史研究资料1984年8期
毛泽东思想研究1986年1期
湖南党史通讯1986年1期
湖南师范大学学报1986年5期
党史研究资料1986年8期
沈阳师范学院学报1987年3期
郴州师专学报1988年1期
江淮论坛1988年1期
上海大学学报1988年2期
试论大革命时期邓中夏关于中国革命分为两步
走的初步思想
张修全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1988年2期
试论大革命时期邓中夏关于农民运动的理论贡
关志钢等东北师大学报1988年2期
邓中夏与中国早期工人运动
大革命时期邓中夏对统一战线理论的重要贡献
邓中夏是无产阶级领导民主革命思想的首创者
——兼与宋士堂同志商榷
徐光寿
夏霖
赵楚芸
安徽教育学院学报1989年1期
求索1989年2期
社会科学研究1990年1期
邓中夏与湘鄂西苏区的立三路线
论邓中夏对中国革命理论的贡献
试论邓中夏的工运思想
邓中夏对革命统一战线有哪些理论贡献?
邓中夏关于中国工会运动的几个重要思想
邓中夏家书一封
柯育华等
尹灵芝
吴家林
左双文 郑建良
陈守岭
霄霞选编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1990年2期
许昌师专学报1990年3期
党校教学1990年4期
毛泽东思想研究1991年4期
求是学刊1991年6期
北京档案史料1994年3期

有关邓中夏与社会主义青年团北京地委工作的
信函一组
本刊编辑部北京档案史料1994年3期
论邓中夏在湘鄂西苏区的功过是非
邓中夏与少年中国学会
试论邓中夏由民主主义者向马克思主义者的转
姜平
余三乐
吴家林
档案史料与研究1994年4期
中共党史研究1994年5期
北京党史研究1994年5期
邓中夏在五四运动中的历史功勋
邓中夏在红二军团没有执行立三路线
杰出的工运领袖——邓中夏生平和思想研讨会
综述
姜平
霄霞
老史
苏州大学学报1995年1期
毛泽东思想论坛1995年1期
毛泽东思想论坛1995年1期
邓中夏与中国工人阶级的现代化意识
邓中夏的土地革命理论与实践
邓中夏也曾想到法国留学
邓中夏关于收回香港的主张
邓中夏在湘鄂西革命根据地问题新探
论邓中夏的政权建设思想
已故中国工人运动杰出领袖邓中夏诞辰一百周
年纪念大会暨铜像揭幕仪式在宜章举行
谭献民
冯毓奎
李渊明
萧栋梁
冯毓奎
李彦志 韩清恩
中国人物年鉴编辑
委员会编
湖南师范大学学报1996年1期
沈阳师范学院学报1996年4期
北京档案史料1996年5期
中共党史研究1998年3期
沈阳师范学院学报1998年6期
东岳论丛2000年5期
中国人物年鉴(1995)第51页
邓中夏(1894—1933)廖国良 田园乐编
中国工农红军事件人物录第372页
邓中夏(1894—1933)
邓中夏是五四爱国运动的先锋
邓中夏(1894—1933)
邓中夏(1894—1933)
范济国
姜平
廖盖隆等主编
《革命烈士传》编辑
委员会
中国革命史人物传略第31页
毛泽东与现代人物论第179页
现代中国政界要人传略大全第100页
革命烈士传(四)第71页

邓中夏

 湖南宜章人。原名康,字仲澥,参加革命活动后改现名。1917年入北京大学学习,1919年参加五四运动,并加入少年中国学会。1920年参与组织马克思学说研究会,同年10月加入北京共产主义小组。1922年5月任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主任,先后领导长辛店铁路工人大罢工、开滦五矿工人大罢工、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1923年7月任中共上海地方兼区执行委员会委员长和上海大学校务长。1924年任中共中央工会运动委员会书记。1925年领导上海日本纱厂工人二月大罢工和省港大罢工。并先后负责《中国青年》、《中国工人》、《工人之路》及《人民周刊》的工作。在党的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候补中央执行委员,党的第二、第五、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分别当选中央执行委员和中央委员。1927年任中共中央秘书长。同年参加八七会议,当选临时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旋任中共江苏省委书记、广东省委书记。1930年后,任中共湘鄂西特委书记和红军第二军团政治委员。1931年受王明“左”倾冒险主义严重打击。1933年任中国革命互济会党团书记。同年5月16日在上海被捕,9月21日在南京雨花台遭国民党反动派杀害。遗著编有《邓中夏文集》等。
邓中夏

邓中夏1894—1933Deng Zhongxia

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早期工人运动领导人之一。原名康,字仲懈。湖南宜章人。1917年考入北京大学文学系。1918年与许德珩等发起组织学生救国会,创办《国民》杂志。5月,参加北京学生五四集会游行,后任北京学生联合会总务干事。1920年3月,在李大钊指导下,与高尚德、何孟雄等发起组织马克思学说研究会。开始在长辛店从事工人运动。10月,加入北京共产主义小组,主编《劳动音》周刊。1921年元旦发起成立长辛店劳动补习学校,5月,参加创办长辛店工人俱乐部。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成立后,负责北方分部的工作。1922年5月,作为京汉铁路工会代表出席在广州召开的第一次全国劳动大会。7月,到上海参加中共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同年8月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从上海迁到北京后,接任书记部主任。在第一次全国工人运动高潮中,参加领导了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开滦五矿工人大罢工等,并起草《劳动法大纲》,在全国发起劳动立法运动。1923年二七惨案后,到上海任上海大学校务长。6月参加在广州召开的中共三大,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会候补委员。8月。参加在南京召开的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当选为团中央执行委员,后任团中央局常务委员兼组织部长,参与编辑《中国青年》。1925年2月,参加领导上海22家日本纱厂的大罢工。5月,到广州出席第二次全国劳动大会。会后留在广州任全国总工会秘书长兼宣传部长和党团书记,与苏兆征等发动和领导了省港大罢工,任中共省港罢工委员会党团书记、罢工委员会总顾问、工人纠察队训育长、法制顾问和劳动学院院长,主持出版罢工委员会机关报《工人之路》。此外,还担任中共两广区委委员。1927年4月,参加在武汉召开的中共五大,当选为中央委员,会后任中共中央秘书长。8月,在中共中央八七紧急会议上当选为临时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会后任中共江苏省委书记。1928年初,调任中共广东省委书记。同年6月,参加在莫斯科召开的中共六大,当选为中央候补委员。会后任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成员。在赤色职工国际第四次代表大会上当选为赤色职工国际执行委员。在苏期间写成《中国职工运动简史》一书。1930年7月回国,任中共湘鄂西特委书记,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军团政委。1931年冬,受王明“左”倾路线的打击,回到上海。1932年任中国革命互济总会主任兼党团书记。1933年5月在上海被捕,9月21日在南京雨花台壮烈牺牲。遗著编为 《邓中夏文集》。

☚ 省港大罢工   苏兆征 ☛
邓中夏

邓中夏1894—1933Deng zhongxia

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早期工人运动领导人之一。湖南宜章人。生于1894年(光绪二十年)10月5日。1920年在北京参加共产主义小组。1922年任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主任,曾领导长辛店铁路工人大罢工、开滦煤矿工人大罢工、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1925年领导上海日本纱厂工人2月大罢工和省港大罢工。中国共产党第二至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均当选为中央委员。在八七会议上当选为中央临时政治局候补委员,后任中共江苏省委书记和广东省委书记,1928年在赤色职工国际第五次大会上被选为执行委员。1930年后任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军团政治委员。1933年任中国革命互济会全国总会党团书记。同年5月在上海被国民党政府逮捕,9月21日在南京雨花台被杀害。

☚ 宋子文   蔡和森 ☛

邓中夏

邓中夏1894—1933Dengzhongxia

名邓康,字仲澥。湖南宜章人。中国共产党早期工人运动的主要领导人之一。1917年入北京大学文学系读书。五四运动时,是北京学生联合会的领导人之一,积极参与了五四运动。从这时起,把全部的精力和心血献给了中国革命事业。1920年,在李大钊的影响和领导下,积极参与组织北京大学马克思学说研究会、北京共产主义小组和创建中国共产党的活动。在工人中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成立了北方铁路工人最早的工会组织长辛店工人俱乐部。1922年任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主任。1923年与瞿秋白在上海创办上海大学任校务长。同时任青年团中央组织部长,积极参与《中国青年》的编辑工作。1924年离开上海大学,集中精力从事工人运动,与苏兆征一起领导了著名的省港大罢工,参加了广州起义。1928年赴苏参加中国共产党第六次代表大会,1930年回国参加苏区工作。1931年冬遭到左倾路线的打击回到上海,领导“中国革命互济会”的工作。1933年5月被捕,同年9月21日在南京雨花台慷慨就义。对于祖国的青年一代,他寄予了热切期望,曾在一首诗这样写道:“春花般的青年们哟!朝暾般的青年们哟!烈火般的青年们哟!新中国的改造只仗你们了。”

☚ 宋庆龄   吉鸿昌 ☛

邓中夏1894—1933

中国共产党早期工人运动领导人之一。原名康,号仲懈,湖南宜章人。五四运动时,积极参加学生爱国运动。1920年10月,在北京参加共产主义小组。后积极从事工人运动,先后领导了长辛店铁路工人、开滦煤矿工人和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上海日商纱厂工人的2月大罢工和省港大罢工,曾任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主任、中华全国总工会秘书长、中共江苏省委书记和广东省委书记。在八七会议上当选为临时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1930年任红二军团政委。1933年5月在上海被捕,10月在南京被国民党杀害。著有《中国职工运动简史》。

邓中夏1894~1933

中国工农红军指挥员。原名邓康、字仲懈。湖南宜章人。曾任中国工农红军第2军团前委书记兼政委。

邓中夏

邓中夏1894~1933

原名隆勃,字仲懈。宜章人。北京大学国文系毕业。1920年9月参加北京共产主义小组,主编《劳动者》周刊。11月参加创建北京社会主义青年团,并创办《先驱》半月刊。1921年任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主任。中共“二大”当选候补中央委员,领导长辛店、京汉铁路、开滦煤矿工人大罢工。当选二届团中央委员、组织部长。创办《中国青年》。历任中华全国总工会执行委员、秘书长兼宣传部长、中共省港罢工党团书记、劳动学院院长、《工人之路》日报主编。大革命后历任中共临时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江苏省委书记、广东省委书记。中共“三大”、“六大”当选候补中央委员,“五大”当选中央委员。出席赤色职工国际第四次代表大会和共产国际第六次代表大会,为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成员。1930年回国,先后任全国总工会党团成员兼宣传部长,湘鄂西苏区特委书记、红二军团政委。不久调中共上海沪东区委宣传部长、中国互济总会党团书记兼任主任。在法租界被捕,牺牲于南京雨花台。著有《中国职工运动简史》等。

☚ 邓一韪   邓克明 ☛
邓中夏

邓中夏1894—1933

原名隆勃,字仲懈,又名康,宜章县人。先后毕业于郴县联合中学,湖南高等师范学校和北京大学国文系。参加了五四运动,是北京学生联合会领导人之一。1920年10月加入北京共产主义小组。1922年任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主任。参加领导长辛店铁路工人,开滦煤矿工人,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1923年参与创办上海大学,任教务长。1925年参加领导上海日商纱厂工人大罢工。同年4月赴广州,任中华全国总工会秘书长兼宣传部长,参加领导了省港大罢工。在党的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央委员。党的第二、三、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均当选为候补中央委员。党的八七会议上,当选为临时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任中共江苏省委书记和广东省委书记。后赴莫斯科,任中共中央驻共产国际代表。1930年回国,任中共湘鄂西苏区特委书记、前敌委员会书记、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军团政委。参加领导坚持和巩固湘鄂西革命根据地的斗争。1931年受王明 “左”倾路线打击,被撤销职务,调任上海中国革命互济总会主任兼党团书记。1933年5月被捕,经受酷刑,在雨花台壮烈牺牲。著有《中国职工运动简史》等。

☚ 周小康   毛福轩 ☛
邓中夏

邓中夏1894——1933

著名无产阶级报刊活动家。原名康,号仲懈,笔名有仲夏、大壑等,湖南宜章人。1917年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1919年发起组织北京大学平民教育演讲团,积极参加“五四”运动,7月参加少年中国学会。1920年3月发起并参加马克思学说研究会,1920年与李大钊等组织北京共产主义小组,1921年初,创办长辛店劳动补习学校,主编《劳动音》周刊,1921年1月成为团中央机关报《先驱》半月刊的主要编辑之一,在工人中宣传马克思主义,负责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北京部的工作,参加并领导北京《工人周刊》的编辑工作。1922年任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总部主任,先后领导了长辛店铁路工人、开滦煤矿工人大罢工,1923年又发动并领导了京汉铁路工人“二·七”大罢工,并主编地下刊物《青年工人》。1924年参加《中国工人》的编辑工作,1925年参加领导上海工人大罢工,6月领导省港大罢工,主编《工人之路》日报。1926年成为中共广东区委机关报《人民周刊》的编委,1927年任中共江苏省委书记,1928年初任中共广东省委书记,1930年任湘鄂西苏区特委书记和红二军团(后改编为红三军)政治委员和红二军团总指挥,1933年任中国革命互济会全国总会党团书记,同年5月在上海被国民党政府逮捕,9月21日在南京就义。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二、三、五、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主要著作有《中国职工运动简史》、《中国共产党史》等。

☚ 邓发   边区群众报 ☛

邓中夏1894—1933

原名康,字仲懈,别名邓安石、施义等。湖南宜章人。1918年参加组织学生救国会,编辑《国民》杂志。1919年5月4日参加火烧赵家楼的革命行动。7月参加少年中国学会,先后任执行部副主任、代理主任等。1920年3月参加发起马克思学说研究会,10月正式成立北京共产党组织。1921年4月在北京长辛店创办劳动补习学校,5月成立长辛店工人俱乐部。中国共产党成立后,负责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北方分部。1922年10月任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主任。1923年任上海大学校务长。从中共“二大”至“六大”被选为中央委员或候补中央委员,在“八·七”会议上曾被选为候补中央政治局委员。这期间,先后任团中央局常务委员兼组织部长、全国总工会秘书长兼宣传部长和党团书记、中共省港罢工委员会党团书记、中共江苏省委书记,中共广东省委书记等。中共“六大”后,曾任中华全国总工会驻赤色职工国际的代表。1930年7月回国,先在全国总工会任党团成员兼宣传部长,随后派往湘鄂西,先后任特委书记、红二军团前敌委员会书记和红二军团政委等。王明“左”倾统治中央后,被撤销一切领导职务。1933年曾任中国革命互济会党团书记,5月在上海被捕,因叛徒出卖,9月21日在南京雨花台被杀害。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1:3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