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遣使之蕃国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遣使之蕃国 遣使之蕃国古代朝仪名称。指委命大臣出使外国的仪式。属 “五礼” 宾礼之 一。此仪式自汉代就形成制度。使节的名称各代不同,唐代称为 “入蕃使”,宋代称为 “国信使”。委命仪式各代亦不尽相同。以明代为例: 凡遣使,均由翰林院事先草拟诏书,至期,举行仪式,陈设如同常朝礼。文武百官入侍,皇帝御奉天殿,礼部官员捧诏书,尚宝司奏用宝玺,以黄销金袱裹置盘中,放在黄案上。使者入就拜位行四拜礼,并有乐声伴随。承制官至丹陛高喊有制,使者跪下。宣制曰: “皇帝敕使尔某诏谕某国,尔宜恭承朕命。”宣诵完毕,使者俯伏,行四拜礼 礼部官员奉诏书降自中陛,授予使者。使者捧出午门,置于龙亭内。皇帝起驾回宫,百官以次退下。 ☚ 外藩朝觐 诸王来朝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