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遗矢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排便

排便

解(解手;解溲) 屙(遗屙) 阿溲 便(便溺) 开风 排泄屎尿
解便的婉词:旋溷 解手 净手 更衣告便 方便 出恭 登东(登东厕)上厕所
排泄大小便或精液:
解大便:拉(拉屎) 泻(~下;腹~) 大解 屙屎 遗矢 遗粪 遗秽 蹲坑 大便(排泄大便) 出大恭
解小便:溲(溲溺;溲便;小溲;撒溲) 旋(旋便;便旋) 尿(尿尿;撒尿;拉尿;夜~) 溺(溺尿;溺溲;泄溺;遗溺;撒溺) 小便 小解 小遗 遗尿 出小恭
夜间起来小便:私起 起夜
不自主地排尿:遗尿 遗溺
在床上遗尿:尿床
(排泄大小便:排便)

☚ 排泄   流泪、流涕 ☛
遗矢

遗矢

遗矢是指大便不能控制而自行排出的病证。临床常见大肠和肛门虚冷,滑泄不禁为其特点。本证多以老人、虚人患之。
遗矢名称,出《内经》。《诸病源候论》称“大便失禁”。《圣济总录》称“大便不禁”。《素问·咳论篇》曰:“大肠咳状,咳而遗失(矢)”。
病因病机
《素问·灵兰秘典论》曰:“大肠者,传道之官,变化出焉。”《素问·脉要精微论》中曰:“仓廪不藏者,是门户不要也,水泉不止者,是膀胱不藏也,得守者生,失守者死。”《华佗中藏经·论大肠腑》曰:“大肠者,肺之腑也。为传送之司,号监仑之官。肺病久不已,则传入大肠,手阳明是其经也。寒则泄,热则结,绝则泄利无度,利绝而死也。……又实热则胀满,而大便不通。虚寒则滑泄不定。”《诸病源候论·大便病诸候》:“大便失禁者,由大肠与肛门虚冷滑故也。肛门大肠之候也,俱主糟粕,既虚弱冷滑,气不能温制,故使失禁。”《千金要方·大肠虚冷》中亦曰:“右手寸口气口以前脉阳虚者,手阳明经也。病苦胸中喘,肠鸣,虚渴,唇干,目急善惊,泄白。”《景岳全书·泄泻》曰:“肾为胃关,开窍于二阴,所以二便之开闭,皆肾脏之所主。……当阳气未复,阴气极盛之时,即令人洞泄不止也。”《圣济总录·大便不禁》:“大肠为传导之官,掌化糟粕,魄门为主候。若其脏寒气虚,不能收敛,致糟粕无所制约,故遗失不时。”《寿世保元·泄泻》:“滑泻,日夜无度,肠胃虚寒不禁。”诸家论述,遗矢病证由误汗、误下或久病不愈,以致肺、脾、肾三脏俱虚,津液不固,大肠虚寒,滑泄不禁而致。正如《素问·至真要大论篇》曰:“诸厥固泄,皆属于下,……诸病水液,澄彻清冷,皆属于寒。”
辨证施治
遗矢证候多为脏腑虚寒,久病正衰,真阳耗竭,气虚欲脱之险候。临床多以扶正益气,温补脾肾,固涩止泻之剂为治。 症见神疲肢倦,面色㿠白,少气懒言,手足逆冷,脐腹冷痛,泄泻不止,日夜无度,舌淡少津,苔光剥,脉细无力欲绝。因脾胃虚寒,元气耗竭,大肠虚冷不固所致。治宜温补脾阳为主,佐以固涩健胃之品。方用实肠饮、补脾丸等。若偏于气虚可用补中益气汤、参芪汤。偏于阳虚气脱可用参附汤或四柱散。偏于下焦虚寒,可用附子汤、厚赐丸、禹余粮丸等。此外,诃黎勒丸、豆附丸、温中丸、红豆散、肉豆蔻丸等均可随证选用。
遗矢的预防和护理,遗矢患者宜多休息,注意保暖,节制房事,避免感受风寒,饮食宜多餐少吃,进易消化食物,忌食生冷不洁之物及荤腥油腻之品。

☚ 五更泄   痢疾 ☛
00009166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15:5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