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遗嘱的有效条件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遗嘱的有效条件

遗嘱的有效条件

遗嘱有效成立须具备的条件。遗嘱行为是民事法律行为,在具备民事法律行为的生效条件时,才能发生其效力,产生遗嘱人期望的法律效果。根据遗嘱行为本身的特点,遗嘱的有效条件有其特殊性,具体表现在: (1) 遗嘱人在立遗嘱时必须具有遗嘱能力。遗嘱能力即民事行为能力。《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要求遗嘱人立遗嘱时必须具有民事行为能力。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所立的遗嘱无效。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所立的遗嘱,即使其本人后来有了民事行为能力,仍属无效遗嘱。遗嘱人立遗嘱时有民事行为能力,后来丧失了民事行为能力,不影响其已经设立的遗嘱的效力。(2) 遗嘱必须是遗嘱人的真实意思表示。遗嘱的内容必须与遗嘱人处分财产的内心真实意思一致。受胁迫、欺骗所立的遗嘱,伪造的遗嘱均无效。遗嘱被篡改的,篡改的部分无效。(3) 遗嘱的内容不得违反法律,不得违背社会公序良俗。如果遗嘱人所立的遗嘱内容,违反法律的规定,与社会公序良俗、公共利益抵触,该遗嘱无效。如果遗嘱人处分了属于国家、集体或他人所有的财产的,这部分遗嘱无效。还比如,我国继承法第19条规定,“遗嘱应当对缺乏劳动能力又没有生活来源的继承人保留必要的遗产份额”,而遗嘱人在遗嘱中没有对缺乏劳动能力又没有生活来源的继承人保留必要的遗产份额的,该遗嘱因为违反法律的这一规定而无效。当然,生活中遗嘱人对其遗产的处理,可能没有对缺乏劳动能力又没有生活来源的继承人保留遗产份额,但未必就一定会导致整个遗嘱的无效。因为我国继承法要求的是保留“必要”的遗产份额,而不是全部遗产,因此对遗嘱人未保留缺乏劳动能力又没有生活来源的继承人的遗产份额,在处理遗产时,应当为该继承人留下必要的遗产,剩余部分,再参照遗嘱确定的分配原则处理。至于该继承人是否为缺乏劳动能力又没有生活来源,应当按遗嘱生效时的具体情况确定。(4) 遗嘱必须符合法律规定的形式。遗嘱是要式法律行为,遗嘱形式不符合法律的规定,也是无效的。对于在我国继承法1985年10月1日实施前订立的,形式上稍有欠缺的遗嘱,应从实事求是出发,不能一概认定为无效。如果该遗嘱内容合法,又有充分证据证明为遗嘱人真实意思表示的,可以认定遗嘱有效。

☚ 遗嘱   遗嘱的内容 ☛
遗嘱的有效条件

遗嘱的有效条件

遗嘱人设立遗嘱,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才能发生法律效力。有效的遗嘱才能产生遗嘱人所期望产生的后果,才能引起一定的民事法律关系。遗嘱的有效条件有以下几项:
❶设立遗嘱时,遗嘱必须具有遗嘱能力。在国外,遗嘱能力并不等于行为能力,在我国一般即指行为能力。无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行为能力人所立的遗嘱无效。假如在设立遗嘱后,遗嘱人丧失行为能力的,不影响其已经设立遗嘱的效力。
❷遗嘱人的意思表示必须真实。威胁、逼迫、欺骗遗嘱人所立的遗嘱,其意思表示与真实的意志不一致,因而无效。伪造的遗嘱不是遗嘱人的意思表示,也属无效。遗嘱被篡改的,篡改的内容无效。
❸遗嘱的内容必须合法。遗嘱内容不得违反国家法律、公共利益,也不能违反社会主义道德。
❹遗嘱必须具备一定的形式。如果遗嘱形式违反了法律规定,归于无效。我国继承法规定有自书、代书、录音、口头及公证等五种遗嘱形式,每一种形式都有具体规定。(马有才)遗嘱执行人 有权按遗嘱人的意志行使遗嘱发生所规定效力的人。遗嘱执行人可由被继承人生前指定。未指定时或遗嘱执行人拒绝执行或不称职时,一般可由利害关系人申请,由法院指定或撤换。各国法律规定,遗嘱执行人有权管理遗产,编制遗产清单,依遗嘱对遗产进行分配以及参与诉讼等事务。

☚ 遗嘱   遗产 ☛
遗嘱的有效条件

遗嘱的有效条件

遗嘱的形式、内容要符合法律规定的要求,才能达到遗嘱人所期望的后果和法律的保护。遗嘱的有效条件有: (1)立遗嘱人必须具有民事行为能力。《继承法》第二十二条规定: “无行为能力人或限制行为能力人所立的遗嘱无效。” (2) 遗嘱必须是遗嘱人的真实意思表示。《继承法》第二十二条规定: “遗嘱表示遗嘱人的真实意思,受协迫、欺骗所立的遗嘱无效。” “伪造的遗嘱无效。”“遗嘱被篡改的、篡改的内容无效。” (3) 遗嘱内容不得违反国家法律和公共利益。

☚ 遗嘱   遗嘱能力 ☛
00006736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9:1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