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道行般若经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道行般若经 道行般若经佛经名。10卷,又称《小品般若》,相当《大般若经》的第四会。东汉*支娄迦谶译。是反映大乘佛教般若学的较早的一部经,主要宣扬大乘“自性空”思想。魏晋时期,大乘般若学引起了当时玄学家们的兴趣,形成研究高潮,对中国思想史和佛教史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 大安般守意经 佛说兴起行经 ☛ 道行般若经 道行般若经佛经名。10卷,又称《小品般若》,相当《大般若经》的第四会。东汉*支娄迦谶译。是反映大乘佛教般若学的较早的一部经,主要宣扬大乘“自性空”思想。魏晋时期,大乘般若学引起了当时玄学家们的兴趣,形成研究高潮,对中国思想史和佛教史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 大安般守意经 佛说兴起行经 ☛ 道行般若经佛经名。亦称《般若道行经》。与三国吴支谦译《大明度无极经》、姚秦鸠摩罗什译小品《般若波罗蜜经》属同本异译。道安著。东汉月氏国沙门支娄迦谶译。十卷,三十品。是大乘般若学介绍进中国内地之始。从观察色、受、想、行、识五阴开始,阐述“缘起性空”思想,提出“般若”是导致成佛的一种特殊智慧。将修习大乘的众生称为“菩萨”,由于一切皆空,因而认为修般若行的菩萨不应执着于其中。菩萨的修行被称作“菩萨行”,必须遵循布施(檀那)、持戒(尸罗)、忍辱(羼提)、精进(惟逮)、禅定、智慧(般若)等六种途径,其中尤以“般若”为最尊,佛位的“一切智”(或“一切种智”)都是由它而得以成就的。此经的译出,标志着中国佛教已渐趋走向了义理之学的时代。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