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觉悟指人们在道德修养过程中达到的道德认识水平和形成的思想感情和精神情操。道德具有层次性。人们在实现某种先进道德理想的过程中,道德觉悟不断由一个层次提高到另一个层次。人们实现道德理想越努力,所能达到的道德觉悟也就越高。道德觉悟归根到底是一定社会条件和社会实践的产物。但是,个人的自觉程度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无论在历史上还是现实生活中,人们的道德认识水平和道德情操是各不相同的。即使是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期里,其道德水平和道德情操也会有所不同,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们的道德觉悟大致可分为自私自利,先公后私,大公无私三种类型。生活在社会主义社会中的每个人,应当通过积极的自我修养,摆脱自私自利,实现先公后私,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达到大公无私的道德觉悟境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