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凯思斯-魏克赛尔货币增长理论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凯思斯-魏克赛尔货币增长理论

以J.L·斯泰因为代表的新古典综合派关于货币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理论。该理论与新古典货币增长理论相类似,同样强调货币在经济增长过程中的非中性,强调货币对均衡增长过程中的资本-劳动比率和劳动-产出比率的影响。该理论因具体的分析方法与前提假设都源于凯恩斯、魏克赛尔的理论而得名,并以此区别于新古典货币增长理论。1966年,J.L·斯泰因发表了凯恩斯-魏克赛尔型货币增长理论的代表作《货币与生产能力的增长》一文。同年,H·罗斯发表了题为《增长理论中的失业问题》的论文。接著,斯泰因在1969年和1970年先后发表了《新古典的和凯恩斯-魏克赛尔型的货币增长模型》和《货币增长理论展望》两篇论文,并于1971年出版了《货币与生产能力的增长》一书。在上述著作中所提出的货币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理论被称为凯恩斯-魏克赛尔货币增长理论。在这一类型的货币增长理论中,以斯泰因的观点最具代表性

❶ 斯泰因货币增长模型。同新古典货币增长模型一样,在斯泰因的货币增长模型中也只有一种产品,它既能用于消费,又能用于投资,且生产函数同样具有规模常数收益及资本(和劳动)边际生产率递减的特征。于是,资本的平均产出y=(Y/K)和资本的边际产出(亦即利润率)r就可以表示为劳动-资本比x(=L/K)的函数,即可得出以下两式:

y=f(x) (1)

r=r(x) (2)

同时,斯泰因还假设资本-劳动比(1/x)的上升率为利润率r与实际利率i之差:

斯泰因根据上述IS和LM曲线检验了v的变化对π和i的影响,并得出结论:在x不变的情况下,v的增加将使IS曲线向上移动,LM曲线向下移动。从图16-18看,当v从v0上升到v1时,IS曲线从(v0,x0)上升到(v1,x0),而LM曲线则从(v0,x0)下降到(v1,x0)。IS曲线和LM曲线所表明的v的变化对π和i的影响的结果是完全相反的。那么,v的变化对π和i的影响究竟如何呢?这就要看两条曲线的斜率的相对大小了。如果LM线的斜率较大(如图16-18所示),当v从v0增加到v1时,i就会自i0降至i1,而π则会从π0上升到π1;反之,若IS线的斜率较大,v的增加就会使i上升,π下降。

斯泰因还根据IS和LM曲线检验了x的变化对π和i的影响。对于IS曲线来说,在v不变的情况下,若x上升,资本的边际产出r(x)和资本的平均产出y(x)都会提高。根据(10)式,意愿储蓄和意愿投资将由此而分别增加s1y′(x)和r′(x)。这时,如果投资的增加大于储蓄的增加,即r′(x)>s1y′(x),π就会上升(假定i不变);反之,如果r′(x)<s1y′(x),π就会下降(同样假定i不变)。这说明,x的提高使IS曲线上升还是下降是不确定的。LM曲线也会发生类似IS曲线的情形。当x上升时,对实际余额的需求会发生两种效应,一种是收入效应,一种是替代效应。收入效应是说,x的上升提高了y,从而增加了对实际余额的需求。根据(12)式,每一单位资本的实际余额增加了L1y′(x)。同时,x的上升也提高了r(x),亦即提高了实物资本的收益率。根据(12)式,实际余额的需求将由此而减少L2r′(x)。这就是替代效应。由于这两种效应同时存在,而作用相反,就使得LM曲线所反映的x的变化对实际余额的影响,从而对i和π的影响显得模糊不清了。若收入效应的作用超过替代效应的作用,当x上升时,实际余额的需求就会增加,利率就会上升,LM曲线将由此而向上移动;相反,若替代效应的作用超过收入效应的作用,x的上升就会使LM曲线向下移动。如图16-19所示,若x的上升而引起的投资的增加大于储蓄的增加,则IS曲线由IS1向上移至IS2

同时,如果上述替代效应超过收入效应,LM曲线就会由LM1向下移至LM2,并在新的短期均衡点B,与IS2相交。同x变动前的原均衡点A相比,在B点,i下降了,而π却上升了。但如果收入效应超过了替代效应,LM线就会向上移至LM3。在新的短期均衡点C,i和π都比以前高了。

2.长期均衡分析。对于长期均衡分析,斯泰因是根据(16)式和(17)式描绘出XX′和VV′两条曲线,然后通过考察XX′和VV′线来进行的。

图16-20中的曲线XX′是根据(16)式描绘的,它代表当Dx/x=0时的x与v的组合,即在该直线的任何点上都有:r(x)=i(x,v)。XX′线是向下倾斜的;这是因为,当x上升时,资本的边际产出就会增加,而利率则可能下降(前述替代效应的影响较大),也可能上升(前述收入效应的影响较大),但这种利率的上升一般总小于资本边际产出的上升,即r′(x)>ix,结果造成实际余额v的减少。VV′线则是根据(17)式描绘的,它代表当Dv/V=0时的x与v的组合,即在该直线的任何点上都有:u-n=r(x)-i(x,v)+π(x,v)。VV′线也是向下倾斜的,其原因与XX′线向下倾斜的原因相似。

斯泰因认为,如果经济偏离XX′线或VV′线的轨迹,就会有一些力量使它重新回到这一轨迹中。如图16-20所示,如果储蓄与投资的均衡点脱离了XX′线,而处在A、B、C、D的任何一点上,则x将沿著横向箭头朝XX′线移动。这是因为,由x的变化而引起的资本边际产出的变化大于利率的变化。当x处于XX′线的右边(如D点)时,若v保持不变,资本投资的增加就会超过劳动力的增加,x也就趋于下降,而向XX′线靠拢;当x处于XX′线的左边(如C点时),情况正好相反。同样,一旦实际余额的供给和需求的均衡点脱离了VV′线而处在A、B、C、D的任何一点上,v就会沿著纵向箭头朝VV′线移动。这是因为,当v上升而超过VV′线时,若x不变,利率就会下降,物价就会上升。随著资本收益的相对提高,资本存量将增加。由于v是货币与资本之比,资本增加就意味著v的下降。反之,当v下降而低于VV′线时,情况正好相反。

斯泰因沿袭希克斯-汉森的IS-LM分析,认为只有XX′线和VV′线的交点(如图16-20中的E点)才是经济的长期均衡点。而如果经济在长期中趋于均衡点E,VV′线的斜率就一定大于XX′线的斜率(如图16-20所示)。换句话说,经济稳定必须满足下列不等式:

斯泰因不仅认为货币供应量的变化会影响实际变量,还认为私人部门的金融资产净额与货币存量之比θ也影响著劳动一资本比x以及其他一些长期中的实际变量的均衡值。总之,在斯泰因的模型中,货币在长期经济增长过程中是非中性的。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22:5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