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析液
透析液是供透析疗法使用的某些主要含电解质的溶液。分腹膜、结肠和人工肾透析液几种,用于治疗急、慢性肾功能衰竭及药物中毒,严重的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调等疾患。
腹膜和结肠粘膜是一种生物半透膜,注入腔内的透析液,根据膜两侧溶液内各溶质浓度梯度相互进行扩散和渗透,体内代谢废物和潴留的电解质进入透析液,透析液中某些体内所需要成分则进入体内,如不断地更换透析液,即可达到透析治疗目的。人工肾是用人工合成半透膜所组成的体外循环血液透析器,借以暂时代替功能衰竭的肾脏。
透析液中电解质组成成分基本与正常细胞外液相似,对电解质紊乱病人可酌情增减。葡萄糖用以调整溶液的渗透压。透析液一般预先配好,以备急用,也可用输液临时按配方量调配,质量要求与输液相同。常用配方列举如下:
常用透析液配方例
透析液 成分 | 腹膜用 | 结肠用 | 人工肾用 |
氯化钠 碳酸氢钠 氯化钾 氯化钙 氯化镁 | 6.10g 2.20g 0.35g 0.23g 0.05g | 6.30g 2.60g 0.30g 0.30g - | 6.00g 2.50g 0.40g 0.28g 0.15g |
葡萄糖 蒸馏水加至 | 20g 1000ml | 20g 1000ml | 2.0g 1000ml |
腹膜透析液中的碳酸氢钠应临用前加入,防止灭菌时溶液变色,商品用乳酸钠(35mEq /L)或醋酸钠(45mEq /L)代替。肾衰病人多为高血钾,透析液一般可不含钾,血钾正常者以4mEq/L为宜。对于慢性肾衰需长期透析的病人钙量应适当减少。短期透析,可不加镁。葡萄糖含量应按病情和血浆渗透压作适当调整,常用浓度为1.5~2.0%,对渗透压升高的氮质血症应适当降低浓度,对水肿病人可提高浓度至4 25%,超过6%只能在个别情况下短期使用。商品腹膜透析液按缓冲剂不同可分醋酸钠和乳酸钠二类,处方由渗透剂、电解质和缓冲剂三部分组成,配方颇多,组成大同小异,现列举于下表:
| 葡萄糖 (g/L) | Na+ Ca++ Mg++ Cl- (mEg/L) | 醋 酸 盐 | 乳 酸 盐 | pH | 渗透压 (mOsm/L) |
透析液1 | 15 | 140 4.0 1.5 100.5 | 45 | | 5.7 | 365 |
透析液2 | 15 | 132 3.5 1.5 102 | | 35 | 5.4 | 345 |
透析液3 | 42.5 | 140 4.0 1.5 100 5 | 45 | | 5.4 | 505 |
透析液4 | 42.5 | 132 3.5 1.5 102 | | 35 | 5.4 | 4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