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贡生
明代国子监贡生的名目之一。明弘治十七年(1504年),为了补救岁贡生中多年老衰朽之士的弊病,于岁贡之外,特对府、州、县学的生员,不分廪膳、增广生员资序,通行精加考选,选拔学行兼优、年富力强、累试优等者贡入国子监肄业,称为“选贡”。通过“选贡”入国子监者称为“选贡生”,亦简称“选贡”。初定“选贡”每三、五年举行一次,每次约取五、六百人。但由于选贡妨碍岁贡登进之路,故此后时行时罢,未有定制。崇祯八年(1635年),曾命各省直考选拔贡,与选贡稍有不同,选贡只是在廪膳、增广生员中选拔精英,而拔贡则不分廪、增、附生,通行考选。参见“拔贡生”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