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匆匆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匆匆

匆匆

抒情散文。朱自清著。作于1922年3月。收于《朱自清文集》,开明书店1953年出版。这篇散文表现了五四落潮期知识青年在现实生活中的彷徨、怅惘,而又不甘沉沦、有所追求的复杂心情。燕子飞去,杨柳、桃花枯萎,都有再来之时,而“我”的日子却“一去不复返”。时间在身边匆匆溜走,它“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无声无影。时间的无情,生命的短暂,使作者不禁潸然泪下。但作者爱惜自己的青春年华,在叹息、徘徊中沉思:“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的回去罢?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听之平常,思之肃然,是作者对自己的鞭策和激励,给人们以回味和启迪。全篇运用大量的拟人和比喻,把抽象的时光化为可感的形象。复沓的句式、跳跃的节奏,构成了一曲具有优美旋律的乐章。

☚ 赤色十月   月下的回忆 ☛

《匆匆》

《匆匆》

朱自清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是有人偷了他们罢,那是谁? 又藏在何处呢? 是他们自己逃走了罢,现在又到了那里呢?

我不知道他们给了我多少日子;但我的手确乎是渐渐空虚了。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

去的尽管去了,来的尽管来着;去来的中间,又怎样地匆匆呢?早上我起来的时候,小屋里射进两三方斜斜的太阳。太阳它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我觉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着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利利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去了。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溜走了一日。我掩着面叹息。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

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些什么呢? 只有徘徊罢了,只有匆匆罢了;在八千多日的匆匆里,除徘徊外,又剩些什么呢? 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的回去罢?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

你聪明的,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赏析】 读罢《匆匆》,诗中所抒发的那种由于失去时间而懊悔不已的情绪深深地打动了我们。一位青年竟能如此地反省自己,该是多么令人钦佩啊!

原来,“五四”运动中的朱自清也像当时许多进步青年一样曾经有过光明的向往,为新时代的来临而欢呼,并且在《光明》一诗中说:“你要光明,你自己去造!”表现了这位青年人开辟新生活的信心和勇气。“五四”高潮过后,由于旧势力的强大和新的社会蓝图尚不甚清晰,在知识青年中便发生了分化:一部分人退回老路,仍去读经研古;一部分人出国留学,寻求新知识;而另一部分人却大步走向工农,接受了马克思主义。面对这种急剧的思想分野,朱自清却一时感到茫然,退缩固然不能,但前进又该怎样呢?他犹豫、徘徊,眼瞅着宝贵的时光在身边白白流逝,此诗便是对这种心绪的写照。

这首散文诗主要运用了对照的表现手法,突出时间与抒情主人公“我”的反差,由此形成浓郁的艺术氛围。燕子去了,杨柳枯了,桃花谢了,可是它们都有“再来”、“再青”和“再开”的时候。它们失去的东西能够再返回来,重新获得,延续下去,可见在时间上它们是无限的。然而面对自然界新陈代谢不已的现象,诗人却十分恐慌了,他想把失去的时间找回来,却不知时间藏在哪里。其实,对人来说时光是不能失而复得的,在这里,诗人深深地陷入无限与有限的不可逆转的规律之中,他所发出的慨叹,是困惑,是隐痛,也是些微的醒悟,因为他终于开始在思索这匆匆而去的光阴了。

思索是可怕的。像是刚刚才明白过来,二十四年,“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于是空虚之感,渺小之感涌上心头;进而将自己的时间的生命、生命的时间,与那大自然相比,仿佛自己竟然小到不存在了,“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全然被无限大的空间所淹没。于是“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

那么,那匆匆的时间究竟是怎样飞逝的呢?诗人在不胜痛悔中作了仔细的回顾。在这里,诗人以“早上我起来的时候,小屋里射进两三方斜斜的太阳”表明,时间对自己并不例外,同样是会惠顾的。可是“太阳它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时间同样并不因“我”而有所偏袒,它始终处在运动之中。然而“我”又是怎样的生活状态呢?说来无非是用一些琐琐碎碎、平平庸庸的事情打发日子罢了。看来“我”也在动,在洗手,在吃饭,在默想,在休息,……然而实则是处在一种停滞之中,于是那有脚的太阳便毫不留情地从手边身边走掉了。这实在是无可挽回的局面,一方始终在动态中,而另一方却简直就死死地保持静止的状态,这怎么能怪时光匆匆离“我”而去呢?

诗人在进行上述反差对照中,既是清醒的,理智的,同时也是饱含着浓重而复杂的情思的。他有自己的一番抱负,却一时不知怎样去实现;他有自己的苦衷,却又一时解释不清。这样,当他把时光的匆匆与自己的无所作为进行对照的时候,便难以抑止地、接连不断地进行了多达11次的设问。这些众多的设问,既是诗人的不解、疑惑、猜度,更是诗人多侧面多角度的探索;他是多么急需为自己找到答案,找到方向,找到出路啊! 与此同时,诗人还毫不掩饰地时时对自己进行着诘贵,流露着无限的悔恨与慨叹,这些主观情感的宣泄,使诗中追悔时光流逝的真情愈加浓郁和感人。直至诗的末尾,在经过认真的探寻之后,诗人终于恢复了自信,认识到自己在这世界上应该创造一定的价值,用明白的话语道出“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全诗像是一团阴云忽然开朗,连出一线光明,使这一深沉的反思终于绽出希望的蓓蕾。这看来是诗人的胜利,然而又何尝不是《匆匆》留给读者一点继续思考的余地呢?

匆匆1338散步。吴语。江苏启东吕四〖 〗。吃好饭~。

匆匆cōngcōng

行动急迫的样子
 △ 来去~。
【同】匆促

匆匆cōngcōng

〈形〉急急忙忙的样子:匆匆忙忙│行色匆匆。
【同义】匆促│匆忙。
【辨析】“匆匆”和“匆忙”、“匆促”:“匆匆”强调动作急速、草率,通常用作状语;“匆忙”强调忙碌而迅速,可以重叠,可以用做谓语、状语、补语;“匆促”除表示急速之外,还能表示时间不充裕。

匆匆cōngcōng

形容急忙的样子。
【组词】行色匆匆︱急匆匆︱匆匆忙忙︱匆匆而过
【例句】我们就这样跟父亲见了一面,匆匆分别了。
 ❍ 师卫生部长匆匆赶来,对白求恩说:“师长决定让您和一部分伤员离开这里。”
【近义】急忙︱匆忙︱匆促
【反义】从容︱舒缓︱徐徐︱慢慢

匆匆cōngcōng

形容急急忙忙的样子。形容走动、做事或其他行动,也可以形容脚步、行色和旅途等。例如:
❶ 来时匆匆,竟顾不上看各种各样的石碑与题辞。
❷ 去的尽管去了,来的尽管来着; 去来的中间,又怎样地匆匆呢?(朱自清《匆匆》)
❸ 诸友不另;这信大家看罢。太匆匆! (吴伯箫《海上鸥》)
❹ ……只留下半截低矮的门楼,可怎么会引起行色匆匆的路人们的垂青呢? (王汶石《湘子庙的怀念》)
❺ 米尔古丽走得更急了,匆匆的脚步,伴着轻盈的歌: ……(唐栋《到后山去》)
❻ 在这一段匆匆的旅途上,生老病死,悲欢离合,都只是旅途中一幕幕的梦境啊! (吴伯箫《梦到平沪夜车》)
❼ 虽然同这个小木偶只是匆匆一面,它却在我心里生活了二十年! (韩静霆《木偶的悲喜剧》)
❽ 两位女士匆匆地离开那点心店。
❾ 那两人听了,便匆匆而去。
❿ 大家匆匆吃过,付了钱,走出门外。
⓫ 进了左边那间作为卧室的小房以后,王参议就匆匆告辞。(茅盾《锻炼》)
⓬ 冒雨游了一遭七星岩,走得匆匆,看得蒙蒙。(谢大光《鼎湖山听泉》)
⓭ 去得那么匆匆,那么突然,不留下一句话,也不让我们有时间跟你告别…… (巴金《哭靳以》)

匆匆cōng cōng

〈形〉
❶急急忙忙的样子。[宋]范成大《白莲堂》:“匆匆游子匆匆去,不见风清月冷时。”刘绍棠《蒲柳人家》:“荷锄而归的农民,打着鞭花的牧民,归来返去的行人,奔走于途,匆匆赶路。”
❷恍惚,心神不定的样子。[宋]邹浩《悼陈生》:“还家妻子久黄壤,单形只影反匆匆。”[清]郑燮《潍县署中寄舍弟墨第一书》:“读书以过目成诵为能,最是不济事,眼中了了,心下匆匆,方寸无多,往来应接不暇,如看场中美色,一眼即过;与我何与也!”

匆匆;葱葱

◉ 匆匆cōnɡcōnɡ  急急忙忙的样子。〈例〉行色~/ 来去~/ 吴吉昌连忙拔了四株棉苗作为标本,~上了火车。〈近〉匆促/ 匆忙/ 急忙。
◉ 葱葱cōnɡcōnɡ  形容草木青翠茂盛的样子。〈例〉~茏茏/ 郁郁~/ 远望山上,松柏~。〈近〉葱茏/ 葱郁。〈反〉枯黄/ 枯萎。

匆匆congcong

急急忙忙的样子:来去~|行色~|他刚把孩子送进幼儿园,又~赶到厂里去上班。

匆匆

(同)匆忙 匆促 仓促

匆匆cōng cōng

急急忙忙:(宝玉)出来迎接贾母,~穿换,未将“通灵宝玉”挂上。(九四·1212)

安详、沉着、从容、镇定、镇静;仓促[仓猝]、仓皇[仓黄、仓惶、苍黄]、草蹙、匆匆、勿促、匆猝[匆卒]、匆遽、发慌、慌乱、慌忙、慌张、惶遽、急促、急迫、惊慌、倥偬、造次、张皇

○安详ān xiáng

(形)(神态)宁静;平静:~地抽着烟|容貌~|~地坐着| 气度~,威而不猛。

○沉着chén zhuó

(形)镇静,不慌不忙:~应战|~的回答|~而果断的性格|勇敢~|表现~冷静|为人~|认真而又~|他表现出一种异样的~和果断。

○从容cóng róng

(旧读 cōng róng)(形)不慌不忙,镇静,沉着:~不迫|~就义|~对敌|~地吸着烟|举止~。

○镇定zhèn dìng

(形)遇到紧急的情况不慌不乱:~自若|~而沉着|~下来|神色~|十分~|保持~的情绪。

○镇静zhèn jìng

(形)神情稳定而平静:~多了 |神情~|保持~|情绪~下来。

●仓促cāng cù

(形)匆忙:~应战| 时间~,来不及细说了 |此时出兵太~了|临事莫~|~之业,须臾之名 |事起~。也作【仓猝】。

●仓皇cāng huáng

(形)匆忙而慌张:~失措|~逃命|~离家|~间,忘了关门|~逃难。也作【仓黄】、【仓惶】、【苍黄】。

●草蹙cǎo cù

(形)仓促;匆忙:当时~,未暇顾及。

●匆匆cōng cōng

(形)急急忙忙的样子:来去~|行色~|别离~,一去三山隔万重|他~吃过早饭就走了。

●匆促cōng cù

(形)匆忙;仓促:动身的时候太~,把稿子忘在家里了 |眼边江舸何~,未待安流逆浪归。

●匆猝cōng cù

(形)匆促:~不谨,惟冀恕察|~决定|时间太~|走得~,未能道别|宴席~散去。也作【匆卒】。

●匆遽cōng jù

(形)急忙;匆促:神色~|时间尚早,何必~。

●发慌fā huāng

(形)因害怕、着急或虚弱而心神不安:心里~| 刚开始发言,有些~|她第一次上台讲话,但一点儿不~|沉住气,别~。

●慌乱huāng luàn

(形)慌张而混乱:~异常|~起来|显得有些~|做好准备,免得临时~|情绪显得烦躁而~| 陷于~之中|敌人~得四处逃窜。

●慌忙huāng máng

(形)急忙;不从容:~往外走|~跑去|~招架|~赶到现场。

●慌张huāng·zhāng

(形)心里不沉着,动作忙乱:~地跑进来|神色~|遇事从不~|心里有些~|你们要沉着,别~|现出~的样子|她~得脸色都发白了。

●惶遽huáng jù

(形)〈书〉惊慌:神色~|不胜~|~流涕|惊恐~。

●急促jí cù

(形)(时间)短促:时间~,不能再犹豫了 |容我多想想,现下太~了些。

●急迫jí pò

(形)马上需要应付,不容许迟延:情况~|~的任务|时间~。

●惊慌jīng huāng

(形)害怕慌张:~失措|神色~|~而逃|心里着实~|显得非常~。

●倥偬kǒng zǒng

(形)(事情)急迫匆忙:戎马~|行色~|~之际亦读书。

●造次zào cì

(形)〈书〉匆忙;仓促:~不得|褚公虽素有重名,于时~不相识别 |奈夜黑不敢~追赶。

●张皇zhāng huáng

(形)〈书〉惊慌;慌张:~失措|神色~|~地四处看|~不知所措。


匆匆;慢慢、姗姗、徐徐、悠悠

○匆匆cōng cōng

(副)急急忙忙的样子:来去~|行色~|~忙忙|~将信拆开|~跑进来。

●慢慢màn màn

(副)慢;不急:~说|~地来,别着急|船~地前行|老人~地走着。

●姗姗shān shān

(形)形容走路缓慢从容的姿态:~来迟|~而来|她~走近我|她端着茶盘,~走来。

●徐徐xú xú

(副)〈书〉慢慢地:列车~开动|~展开画卷|对花情脉脉,望月步~|海风~吹拂。

●悠悠yōu yōu

(副)形容从容不迫:~自得|一艘彩船,自寥花芦叶间~荡出 | 白云~地飘过|他~望向天际。

匆匆

急急忙忙的样子。辛弃疾《摸鱼儿·淳熙己亥》:“更能消几番风雨,~春又归去。”

匆匆

匆匆

匆忙。张謇《与缪荃孙》:“~,敬颂大安。”柯灵《与唐文一》:“~,祝好。”

☚ 匆此   匆匆手奏 ☛
匆忙

匆忙

匆(匆卒 匆猝;匆促;匆遽) 猝(迫猝) 遽(遽尔;遽忙;急遽;偬遽) 猝 慌促 慌速 草蹙 仓忙 仓促 苍黄 苍惶 苍卒 苍茫 苍忙 促忙 促急 走马 急卒 狼忙 牵忙 蹴迮 荒速 怆惶 飞缨 勿勿 薄言 蹑屧 风急火燎 风急火急 匆匆忙忙 急急忙忙 汲汲忙忙 忙三火四 连二赶三
匆忙急迫:仓(仓卒;仓猝;仓迫;仓皇;仓惶;仓遑;仓徨;仓黄;仓急;仓遽) 猝(仓猝) 遽 捽急 草蹙 急切 苍忙
仓猝,匆忙:造此
急促匆忙:促遽
急速匆忙:风火雷霆 风雷火炮
急切匆忙:汲汲惶惶 汲汲皇皇 汲汲遑遑 遑遑汲汲 皇皇汲汲
短促,匆促:局促
造次,仓促:草次
匆忙而慌张:苍皇
慌张,匆忙:慌慌速速
惊慌仓猝:惊迮
匆忙急迫:仓迫 仓急
急急忙忙,匆促:忙急
 仓卒,急急忙忙:怱怱 怱促 匆遽
匆忙,仓促:匆促 匆猝
急急忙忙,十分匆促:急三火四
匆忙的样子:匆匆(急匆匆) 急波波 急煎煎
谨慎而匆忙的样子:褰裳躩步 蹇裳躩步
匆忙仓促的样子:草草
 匆忙急迫的样子:忙叨叨 仓仓皇皇
 紧急匆忙的样子:丢帽落鞋
急急忙忙,冒冒失失的样子:风风火火 如风如火 风急火燎 风急火急
急急忙忙、跌跌撞撞的样子:忙三跌四
十分匆忙的样子:忙不迭 忙三迭四 忙忙迭迭
(急急忙忙:匆忙)

☚ 急于   立即 ☛

急忙

急忙

慌(慌忙) 抵死 急急 急节 赶急 荒急 上急 飞忙 连三 连忙 赶忙 紧忙 速忙 狼忙 疾忙 怱忙 荒忙 亟亟 遽亟 急忙忙 慌急列
急速,急忙:狼狈
急忙地做:抢(~修;~收) 撺(~作业)
性急慌忙:贪慌(贪慌忙)
急促慌忙:急忙急促
惊慌急忙:惊忙
焦急慌忙:急急慌慌
慌急慌忙:急慌
迅速急忙:赤紧的
急忙的样子:匆匆(急匆匆) 屣履 趋趋
(急速匆忙:急忙)

另见:忙 迅速 行动 急事 急切

☚ 急忙   急促 ☛
匆匆

匆匆

急遽。《苏东坡全集·与广西宪曹司勋书》:“承惠牙蕉数品,有未尝识者,幸得遍尝,感愧不已,匆匆奉谢。”

☚ 哂存   卒卒 ☛

匆匆cōng cōng

急遽。《伤寒补亡论·徐锦序》:“余年逾六十,崦嵫晚景,身世匆匆。”

匆匆

匆匆当为忍忍 (rěn rěn)

【匆匆】不忍。
初,军吏李成苦咳嗽,昼夜不寤,时吐脓血,以问佗。佗言: “君病肠痈,咳之所吐,非从肺来也。与君散二钱,当吐二升余脓血,迄快,自养,一月可小起,好自将爱,一年便健。十八岁当一小发,服此散,亦行复差。若不得此药,故当死。”复与两钱散,成得药,去五六岁,亲中人有病如成者,谓成曰:“卿今强健,我欲死,何忍无急去药? 以待不祥。先持贷我,我差,为卿从华佗更索。”成与之,已故到谯,适值佗见收,匆匆不忍从求。后十八岁,成病竟发,无药可服,以至於死。(《三国志·魏书·方伎传》)
译文 先时,军官李成患咳嗽病,昼夜不能睡,有时吐脓血,因此问华佗。华佗说: “你患的是肠痈病,咳嗽所吐的脓血,不是从肺来的。我给你药散二钱匕,会吐出脓血二升多,在这时可暂时减轻。自己保养自己,一个月时,病可稍见起色,好好保养自己身体,一年就可恢复健康。十八年后,旧病会又一次复发,但病势较轻,再服这散剂,也可恢复健康。假如得不到这药散,一定会死。”华佗再给李成药散二钱匕。李成得药藏五六年,亲戚中有人患病像李成一样的对李成说: “你现在很健康,我得病将死,你怎能忍心没有急病藏着药物? 以等待不吉利的事。你先把药借给我,我病痊愈,再替你向华佗讨取药物。”李成把药给了他,因此再到安徽亳县取药,恰好碰上华佗被逮捕,不忍向华佗求取药物。十八年后,李成的病果然发作,没有药可以服,因此导致死亡。
“匆匆”乃 “忍忍”之讹,忍忍犹不忍,“忍忍不忍” 四字同义,古人自有复语。《后汉书 ·文苑列传·崔琦传》: “客哀其志,以实告琦,曰: ‘将军 (指梁冀——编者注) 令吾要子,今见君贤者,情怀忍忍,可亟自逃,吾亦於此亡矣。’ 琦得脱走,冀复竟捕杀之。”李贤注: “忍忍犹不忍也。”《三国志·魏书·方伎传》: “适值佗见收,匆匆不忍从求。”《后汉书·方术列传·华佗传》作 “适值见收,竟不忍言。”足证 “匆匆”乃 “忍忍”之讹。若为 “匆匆”,则文不成义。

☚ 拙   逄逄 ☛
00000320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18:54: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