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曹❶吏部之别称。 ❷官吏铨选机构之通称。《晋书·祖约传》:“后转(丞相)从事中郎,典选举”,“司直刘隗劾之曰:‘约幸荷殊宠,显位选曹,铨衡人物,众所具瞻。’” 选曹xuǎn cáo 1、官署名,三国吴置,掌选拔任命官吏。其长官为尚书,下属有选曹郎。《三国志·吴书·陸胤传》:"始为御史、尚书选曹郎......胤天姿聪朗,才通行洁,昔历选曹,遗迹可纪。"《三国志·吴书·薛综传》:"赤乌三年,徙选曹尚书。"其后,晋及十六国汉沿置。《文献通考·职官·吏部尚书》:"刘聪僭号,省吏部,置左右选曹。"隋唐以后则指吏部及其下属吏部司。 2、吏部的别称。《宋书·蔡兴宗传》:"前居选曹,多不平允。"其曾任吏部尚书。 3、泛指掌管选拔任命官吏的官署。《晋书·祖约传》:"后转从事中郎,典选举。""司直刘隗劾之曰:约幸荷殊宠,显位选曹,铨衡人物,众所具瞻。" 选曹官署名。❶主管铨选官吏的机构。三国吴置,属尚书台,设尚书及郎。蜀亦置。十六国时前秦因之。
❷吏部及其他掌铨选之机构的别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