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选人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选人xuǎn rén

候补或候选的官员。张籍《答刘竞》:刘君久被时抛掷,老向城中作选人。

选人

选人

中国古代笑话。吏部侍郎李迥秀好机警,有选人被放,诉云:“羞见来路。”迥秀问从何来,曰:“从蒲津关来。”迥秀曰:“取潼关路去。”选者曰:“耻见妻子。”迥秀曰:“贤室本自相谙,亦应不怪。”

☚ 看写缘薄   适吴 ☛

选人/选拔/选才/选举

☚ 人事工作   选人 ☛

选人

选人

选流 登纳
选择朋友:取友
选择配偶:择配 择偶 择对
 选择女婿:择婿 卜凤 东床择对
 被选中做女婿:金屏雀 雀屏中选 锦屏中彩 金屏中选 锦屏射雀
选择妃子:选妃 金筭
选出优秀的人:选优
 选出最优者:极选
选拔明察而公正的人:登明选公
选择明主而从事:择木而栖
 有才德的人选择贤明的主人:良禽择木
从众人中挑选优秀者:百里挑一
没有选上:落选

另见:选择 挑选 选才

☚ 选人   选拔 ☛

官吏

官吏

宰(宰官) 官(官人;官长;官御;官僚;宰官) 寀(寀僚;寀寮) 人吏 府吏 员僚 采僚
官吏与世家大族:衣簪
旧社会对官吏及有权势的人的称呼:老爷 (县~)
敬称官长:宗工
官吏自称的谦词:下官
官吏的自谦之称:末官 小官
官吏的蔑称:狗官
各级官吏:百官 百工 百辟
群臣百官:臣僚 臣工
忠于君主的官吏:忠臣 龙逢 龙逄
君主或领导者左右不可缺少的忠臣或帮手:酒醴曲糵
诸侯臣僚,各级官吏:众士
未正式任命的官吏:试官
唐代称候补﹑候选的官员:选人
捐纳出身的官吏:捐班
被贬降的官吏:谪官 谪宦
被贬斥的官吏:迁人
退隐的官吏:隐吏
有职无权的官吏:赘旒
职务清闲的官吏:闲吏
职位低贱的官吏:隶人
低级的官吏:卑末
古代不拘世俗礼法的官吏:方外司马
依仗权势的官吏:豪吏
众多的官吏:寮(寮庶) 僚列 僚庶 僚品 诸司 众官 多士
(旧时政府工作人员的总称:官吏)

☚ 官员   事官 ☛

选人

候选官员的通称。历代均有之,宋代专指低级文臣寄禄官,即幕职州县官。宋制,京官以上由中书注授差遣,惟幕职州县官经由吏部铨选注授差遣,故称。宋初,选人分两使职官、初等职官、令录、判司簿尉四等共七阶,经崇宁二年(1103)及政和六年(1116)两次改名,七阶为承直郎、儒林郎、文林郎、从事郎、从政郎、修职郎、迪功郎。选人经磨勘改官方能升为京朝官。此外,未入流而参吏部铨选者,如斋郎、试衔等,亦称选人。

选人

选人

候补、候选职官的人,称选人。《新唐书·选举志下》: “初,吏部岁常集人,其后3数岁1集,选人猥至,文簿纷杂,吏因得以为奸利,士至蹉跌,或10年不得官,而缺员亦累岁不补。”

☚ 序   学 ☛

选人

唐制,凡以科举、门荫、杂色入流等资格参加吏部铨选官吏的人,通称为选人。

选人

宋代文臣本官阶组成部分之一。宋制,文臣本官阶分为京朝官与选人两类,选人以幕职州县官为名,因此亦称幕职州县官。自两司职官至判司簿尉,共分七阶,自下而上依次升选。第一阶为三京府判官,留守判官,节度、观察判官;第二阶为节度掌书记,观察支使,防御、团练判官;第三阶为军事判官,京府、留守、节度、观察推官;以上三阶通称两司职官。第五阶为县令、录事参军; 第六阶为试衔知县、知录事;以上两阶通称令录。第七阶为三京军巡判官,司理、户曹、司户、法曹、司法参军, 主簿, 县尉; 通称判司簿尉。幕职州县官仅为选人的本官阶,与其所担任的实际职务毫无相干, 如《文献通考》所载, 有以京西路某县令为本官阶而为河北路转运司勾当公事者,有以陕西路节度判官为阶官而为河东路某州州学教授者。神宗以后,始另定阶官之名,使不与职事官相混。

选人

文臣京朝官以外的低档寄禄官阶。选人之制始于唐。唐中叶以来,藩镇自辟召官属,不经朝廷除授,号假板官,即选人。意谓候选之官(《云麓漫钞》卷3)。北宋前期,选人分四等七资:(一)两使职官之等,其下为三京府判官、留守判官、节察判官,节度掌书记、观察支使、防御团练判官,京府留守推官、节察推官、军事判官三资(阶);(二)初等职官之等,即防御、团练推官、军事推官、军监判官之阶(资);(三)令录之等,共有两资(阶)——县令、录事参军与试衔知县、知录事参军;(四)判司簿尉之等,即三京军巡判官、司理、司户、司法、户曹、法曹参军、县主簿、县尉之阶(资)。徽宗崇宁二年,改四等七资为七阶:承直郎、儒林郎、文林郎、从事郎、通仕郎、登仕郎、将仕郎。政和六年十一月,易通仕郎为从政郎、登仕郎为修职郎、将仕郎为迪功郎,又将通仕郎、登仕郎、将仕郎划为吏人出职阶,即将选人阶官自承直郎至将仕郎通为十阶。北宋前期,选人由吏部流内铨铨选注授差遣,元丰改制后,归尚书省吏部侍郎左选。选人与京官之间相隔一条“鸿沟”,必须经磨勘举荐(五举主)改官,方能升入京官序列,跳出选调,仕途始有通达之望(《宋会要·职官》56之25、44,《宋史·选举志》4,《石林燕语》卷3,《云麓漫钞》卷4,《宋诏令》卷164《改将仕郎等御笔手诏》,《宋史·职官志》9《元丰寄禄格》)。


别名

❶幕职州县官、幕府州县官。《合璧后集》卷27《吏部侍郎》:“本朝选人属流内铨,……元丰官制行,以流内铨归吏部侍郎左选。”《宋史·选举志》4:“(元丰定制)自初仕至幕职州县官,归侍郎左选。”
❷流内人。《宋朝类苑》卷25《刑部主判、详覆、法直官》:“法直官一员,以流内铨人任之,年满得京官。”《宋会要·职官》15之1《刑部》:“法直官一人,并以选人充。”《宋史·职官志》5《大理寺》:“法直官二人,以幕府州县官充,改京官则为检法官。”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18:4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