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浆水
丧葬旧俗。亦称“泼汤”、“泼迷魂汤”、“送汤”、“送饭”、“报庙”。曾流行于山东各地。老人死后,当日长子前往土地庙开始送饭,每日早、午、晚3次,每次由长子前行,两小孩抬盛粥瓦罐随后,与本族男女宾客同往土地庙,将“浆水”浇于地上,然后道士诵经,诵毕,众人按原序哭归家门。泼汤次数一般5次,少则3次,多则7次,故俗语道“为人难喝七顿汤”。送浆水时,众人皆服孝,男宾戴“勒头布”,女宾扎“满包头”,孝子披麻戴孝,全身皆白。因送浆水都是至家庙或土地庙,故送浆水也称报庙,有报朝庙、午庙、晚庙之分。上吊而亡者不送浆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