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霄花
中药名。 出《唐本草》。别名:支华,坠胎花,藤罗花。为紫薇科植物紫薇Campsis grandiflora(Thunb.)Loisel.的花。7~9月间采择晴天摘下刚开放的花朵。 干燥的花多皱缩卷曲或折叠,完整的花长约6~7厘米,花萼暗棕色,长2.5厘米左右,基部联合成管,上部5裂,裂片三角形,先端长而锐尖,萼筒表面具凸起的纵脉10条;花冠筒状,棕黄色,上端5裂,裂片半圆形,表面有棕红色细脉纹,并散有棕色斑点,质薄。内面著生2长2短弯曲的雄蕊,顶端个字形的花药。雌蕊及花盘各1。微有香气。味微苦而略酸。 以朵大、完整、正棕黄、无花梗者为佳。主产江苏、浙江等地。味酸,性寒,入肝经。 凉血去瘀。治血滞经闭,癥瘕,血热风痒,酒糟鼻。 内服:煎汤,3~6克;或为散。外用:研末调涂。气血虚弱及孕妇忌服。 ❶ 治妇人、室女月候不通,脐腹疞痛,一切血疾:紫薇60克,当归、蓬莪术各30克。 上为细末,空心冷酒调下6克,如行十里许,更用热酒调1服(《鸡峰普济方》紫薇散)。 ❷ 治月经不行:凌霄花为末。 每服6克,食前温酒下(《徐氏胎产方》)。 ❸ 治崩漏下血:凌霄花为末,酒调服6克(《医学正传》)。 ❹ 治皮肤湿癣:凌霄花、羊蹄根各等量,酌加枯矾,研末搽患处(《上海常用中草药》)。 ❺ 治酒糟鼻:凌霄花、山栀子等分,共为细末。 每服6克,食后茶调下。 ❻ 治痫疾:凌霄花,为细末。每服9克,温酒调下,空心服(《传信适用方》)。 ❼ 治大便后下血:凌霄花,浸酒饮服(《浙江民间草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