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连类而及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连类而及

又称连类并称。 相当于偏义复词。 清人阎若璩 《尚书古文疏证》说: “古人之文, 多连类而及之, 因其一并及其一。 《禹贡》 亦然, ‘江汉朝宗于海’, 汉入江, 江方入海。 因江入海, 汉亦同之。” 清人俞樾 《古书疑义举例》 卷二把 “连类而及” 列为“古人行文不嫌疏略”条例。

连类而及

连类而及

亦省称“连及”,古文辞例之一。指两事物同类或相关,行文取用一事物时,将另一事物也连带提出,连带提及的事物在文中并无实际表意作用。如《孟子·离娄下》:“禹、稷当平世,三过其门而不入。”顾炎武《日知录》:“考之《书》曰:‘启呱呱而泣,予弗子。’此禹事也,而稷亦因之受名。”又《孟子·告子下》:“华周、杞梁之妻,善哭其夫而变国俗。”《日知录》:“考之《列女传》曰:‘哭于城下七日,而城为之崩。’此杞梁妻事也,而华周妻亦因之以受名。”
除以上同类事物连类而及之例,有时因事物相关而连用。如《礼记·玉藻》:“大夫不得造车马。”古代乘马车,车马相关,故言“车”而及“马”。又如《墨子·非攻上》:“今有一人,入人园圃,窃其桃李。”言“园”而及“圃”。
连类而及现象中,十分常见的一种情况是反义并用,即两个相反的词,使用一个词,连及另一个词。如《列子·杨朱》:“无羽毛以御寒暑。”言“寒”而及“暑”。又如《史记·孝文本纪》:“生女不生男,有缓急,无所用之。”言“急”而及“缓”。此类连及现象从词的构成角度讲,属“偏义复词”,现代汉语中仍有用例。如“质量”“好歹”“利害”“人物”“教学”“安危”“国家”等。参见“偏义复词”条。

☚ 变文协韵   音近义通 ☛

连类而及

即“连及”。

连接1

连接1

连(连结;连络;连缀;连属;连缉;连同;连串;连缉;纚连;结连;缀连) 接(接合;接联;承接;联接;接连;交接;衽接;赴接) 联(联接;联结;联属;纚联) 结(联结;维结;链结) 维 缀(联缀) 编 续(胶~) 系 簪 钩带 错紾
连接的词:和 与(与其) 同 及(以及) 连(连同) 跟 暨 而(而且;因而;然而;既而) 或(或者) 如(如其;如果) 并(并且)虽(虽然) 既(既然) 即(即使)但(但是;不~) 因(因此;因为;因而) 要是 只要 尽管 不管 不论 于是 除非 所以 况乎
表示连贯关系:然则 然即
承接上面的意思,引出下面的话:承上接下
接连上文并引出下文:承上启下 承上起下
用铰链连接:铰接
用车钩把两节车厢连接起来:挂钩
接在一起:拼接 拼拢
连接合在一起:接合
 将事物连贯在一起:串(串连)
把同类的事物连在一起:连类(~而及)
用绳子、线等绕住或套住,使分开的东西连在一起:襻(鞋~)
接在原有的事物的后面:续(~集)
编排连接:铨贯
并排连接:骈接
依次连接:鱼贯 鳞接
摊平后联结:铺著
错误地连接:串(电话~线)
(使连接在一起:连接)

另见:粘贴 缝纫

☚ 连接1   粘合 ☛
连类而及

连类而及Lianleierji

修辞学术语。指称甲事物时连带说到乙事物,叫做连类而及,也叫连及。连类而及可分为类连和反连两种: 1. 类连,指连带称说的甲乙两事物属于同类。例如:
❶宋人有沽酒者,升概甚平,遇客甚谨,为酒甚美,悬帜甚高。(《韩非子·外储说右上》)“升”,这里指装酒的容器, “概”是刮平斗斛的器具, 说 “升”连带说到 “概”。
❷禹稷躬稼而有天下。(《论语·宪问》)历史上只记载了稷亲自耕种的传说,这里说 “稷”而连带说到 “禹”。2. 反连,指连带称说的甲乙两事物状况意义相反。例如:
❸先帝尝与太后不快,几至成败。(《后汉书·何进传》)成、败意义相反,按照上文意义,这里是说“败”而连带说到“成”。
❹司马迁触天子喜怒。(柳宗元《答韩愈论史官书》)司马迁因为上书陈述李陵之事而遭宫刑, 显然是触怒天子的结果,这里说“怒”而连带说到“喜”。连类而及可以把话说得更加周全, 也是汉语由以单音词为主向以复音词(主要是双音词)为主过渡时的一种特殊语言现象。最初用于连类而及的两个词, 后代许多都固定为偏义复词, 如动静、死活、得失、缓急等。

☚ 互文见义   文字 ☛
00005880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12:33: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