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璧书院
在湖南娄底。清乾隆十年 (1745) 知县张天如率邑绅彭华翥等倡建于望湘门之东,取庄子“以日月为连璧”之义,故名。嘉庆二十一年 (1816) 知县李世经重修。道光四年 (1824) 知县胡钧率邑绅迁建于观化门左侧,“规模之大乃更十倍”。九年 (1829) 山长谢琇、二十三年(1843) 邑人李仁棠、咸丰二年 (1852) 刘象履、七年 (1858)李竹航、同治三年 (1864) 颜次豪等或捐田,或增修,计有学田251亩,钱284.5千文,藏书万余册。图书卷首皆加朱印,印上首横刊 “连璧书院”,下竖刊“隐瞒撕毁,永绝书香”。光绪二十八年 (1902) 改为校士馆,次年改高等小学堂。旧地今为娄底市第二小学。尚存碑刻11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