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连横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连横

连雅堂先生横年谱郑喜夫(台湾)风物杂志社1975年版186页,(台
湾)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298页
连雅堂传郑喜夫(台湾)台湾省文献委员会1978年印行
146页
青山青史——连雅堂传林文月(台湾)近代中国出版社1978年10月版
212页
连横逝世十五周年 *中央日报1950年6月29日
台湾大儒连雅堂先生张其昀*中央日报1955年6月29日,*教育与文
化1955年8卷4期
连雅堂与台湾光复
“艰难扶社稷,破碎痛山河”——记台湾史学家
连横
杨云萍
白雉山
*中央日报1956年10月25日
湖北日报1984年1月19日
爱国学人连雅堂先生
台湾的伟大史学家连雅堂
连雅堂先生与台湾先史学
记外祖父连雅堂先生
连横(1878-1936)
吴蕤
卢嘉兴
陈邦雄
林文月
*畅流1966年34卷9期
*古今谈1966年11期
*古今谈1967年29期
*中外杂志1969年5卷3期
*传记文学1973年22卷5期,*民国人物
小传第1册第150页
连雅堂先生年谱初稿
连雅堂与王香禅
爱国诗人连雅堂
连雅堂与徐仲可
连横
连雅堂与丘仓海
爱国史家连雅堂先生
台湾一代大儒连雅堂先生的生平
爱国史学家连横和《台湾通史》
爱国史家连雅堂
台湾省籍爱国史学家——连横
连横先生与台湾史
曾漫游大陆的连雅堂先生(1-5)
连横(1878-1936)
连雅堂与中国革命
连横
连横
连横(1878-1936)
连雅堂
连雅堂先生的生平
郑喜夫
闻乐
李文能
方豪
黄得时等
沈云龙
林泉
游醒民
陈民
曹景云
蔡益铭
陈哲三
刁抱石
熊尚厚
李云汉
吴相湘
谭慧生
方光后
连震东
粱容若
*台湾风物1974年24卷4期
*中外文学1975年4卷2期
*中外杂志1975年17卷6期
*东方杂志1977年10卷11期
*传记文学1977年30卷4期
*传记文学1977年30卷5期
*自由青年1977年57卷3期
*台南文化1977年4期
读书1980年8期
*中国与日本1980年228期
人物1981年3期
*国魂1982年445期
*畅流1984年68卷11期—69卷3期
中国史学家传第298页
*中国现代史论和史料(下册)第698页
*民国百人传第1册第371页
*民国伟人传记第280页
*环华百科全书第7册第234页
*革命人物志第5集第295页
*革命人物志第5集第302页

连横

爱国史学家连横
连横与台湾南社——兼谈台湾南社与南社总社
的关系
陈亚芳
李家襄
福建史志1987年2期
求索1988年3期
连横及其《台湾通史》
连 横
雷玉虹
陈碧笙
文史知识1990年5期
民国人物传第8卷第392页

1

(词)清·连横

一杭海外归来,鲛人清泪珠千顷。

不堪回首,钓游旧地,板桥佳胜。

赖有此间,蛤田可种,燕楼可并。

好惊魂收拾佯狂舒啸,对一井海如镜。

閒时自开三径,且高歌秋风莼艇。

南天易醉,愁生满座,不知谁醒。

画烛千行、酒船万里,主人遥领。

更回看帘外故乡凉月,度纤纤影。


1

(词)清·连横

青山一发怜憔悴,伤春赋诗何处?

离恨天中,浇愁海上,多少英雄儿女。

年华如许,便把尽沧桑,画图收取。

蝶梦鹃魂,相逢莫作凄凉语。

多君激昂慷慨,祗一箫一剑,自来自去。

走马风流,屠龙身手,莫怨天涯迟暮。

征骖且住,为君且高歌,为君起舞,为问他年鬓丝如旧否?

连横

连横1878—1936

诗人。初名允斌,字雅堂,号武公、剑花。祖籍福建龙溪,台南人。19岁时日本占据台湾省,始写诗抒发家国之痛。早年在《台澎日报》汉文版任主笔,一度内渡厦门,创办鼓吹反清的《福建日日新闻》。报馆被清政府封闭后,又返回台湾,重新主持《台南新报》汉文部;后入《台湾新闻报》汉文部任编辑。早期诗作偏于工巧秀丽,日据时期转向苍劲顿挫,因反对以娱乐作诗而引起一场笔战。在论战中力主诗人应抒发真情,终于折服台中栎社、台南南社的诗人们。他先后入盟上述两诗社和台南浪吟社,曾出任台湾文化协会会长,编辑过《台湾诗荟》等多种文学期刊,在台湾当时诗坛上与胡殿鹏、林资修被称为“台湾三大诗人”。1920年,他提出“文学革命”和“乡土文学”的设想,被人称为“承担中国文化固有传统,表现我中华民族不为异族同化之伟大精神”的诗坛“风云人物”。主要著作有《剑花室诗集》《台湾诗乘》。另有《台湾通史》《台湾语典》等。

☚ 胡殿鹏   林资修 ☛

连横

(反)合纵

合纵;连横[连衡、合横]

○合纵hé zòng

(动)南北为纵,战国时六国地连南北,故六国联合抗秦谓之合纵:齐、楚、燕、赵、韩、魏~抗秦。

●连横lián héng

(动)东西为横,战国时秦地偏西,六国居东,故六国共事秦国谓之连横:张仪任秦相,力主~。也作【连衡】,也说【合横】。

连横lián héng

〖名词〗
战国时,弱国随从强国去进攻其他弱国,叫连横。也称连衡。战国后期,秦最强大,连横就是秦与齐、楚、燕、赵、韩、魏等国中的某几个国家联合,去进攻另外几个国家的一种策略。同“合纵”相对(1)。《苏秦以连横说秦》:苏秦始将连横说秦惠王。——苏秦最初用连横的策略去游说秦惠王。

结盟

结盟

订盟 缔盟 缔交 约交 连横 连衡 辞要
和好结盟:欢盟
古代诸侯间的集会结盟:盟会
 歃血盟会:歃会 诅盟
割破手臂表示诚意而结为同盟:割臂为盟割臂同盟 割臂缔盟 割臂要盟 割臂盟公
再次结盟:重盟
刚结盟后不久:口血未干
(结为同盟:结盟)

☚ 拜认   结伙 ☛

连横1878~1936Lian Heng

modern poet,also called Yatang.Works: A Collection of Yatang,Poetry Collection from Sword Flower Studio,etc.

连横1878—1936

著名爱国史学家和诗人。字武公,号葛陶、雅堂、剑花。台湾台南人。原籍福建漳州。1897年(清光绪二十三年)入上海圣约翰大学攻读俄文。同年11月回台湾与陈瘦云、李少青、陈渭川等组织《浪吟诗社》。1898年和1899年先后任《台澎日报》、《台南新报》汉文部主笔。1902年去福州乡试,不久回台。1904年到厦门与蔡佩香等筹资合办《福州日日新报》,鼓吹排满,被清政府追捕,报馆被封,被迫回台,任《台南新报》汉文部主编。1906年与赵云石等创设《南社》。后又与林痴仙、赖悔之、林幼春等创《栎社》。1908年春从台南移居台中任《台湾新闻》汉文部主笔,并着手撰写《台湾通史》。1911年(宣统三年)经由日本旅游至大陆各地,主编《华侨杂志》。1913年春在北京参加华侨选举国会议员。后入吉林报社工作,不久任《边声社》主编。1914年春被清史馆馆长赵尔巽聘为协修。同年冬回台任《台南新报》主笔。1918年完成《台湾通史》。1919年,受华南银行发起人林熊征礼聘,为其处理与南洋华侨股东文牍,任秘书。1921年《台湾诗乘六卷》完稿。1924年2月创刊《台湾诗荟》,提倡中国诗文,次年被迫停刊。1926年春携眷旅行杭州,编完《宁南诗草》。1927年回台北,开设“雅堂书局”,在日本殖民当局禁用汉文的情况下,专卖汉文书籍,遭取缔而停办。1929年,为保存台语,编写《台湾语典》四卷。1930年在台南创办《三六九小报》。1935年旅行大陆,1936年定居上海,同年6月28日病逝。著有《台湾通史》、《台湾语典》、《剑花室诗集》(即《宁南诗草》、《剑花室文集》、《台湾诗乘》、《大陆诗草》等。

连横

战国时的一种军事外交策略。也叫“合横”、“连衡”。所谓连横,即“事一强以攻众弱”(《韩非子·五蠹》)。战国后期·秦国最强大,连横主要是指秦强迫韩、赵、魏等国跟从其进攻它国。说东西为横,秦地偏西,六国(韩、赵、魏、楚、齐、燕)在东,六国中某些国家从秦,谓之连横。首倡连横的是张仪。张仪“外连衡而斗诸侯”(贾谊《过秦论》),“散六国之从”(《史记·李斯列传》),颇有成效。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6 21:3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