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字词 | 凌云寺(四川乐山) |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 释义 | 凌云寺(四川乐山) 佛教名寺。 位于四川乐山凌云山头,四周凌云九峰环抱。因有石刻大佛(乐山大佛),故亦称大佛寺。创于唐代,开元元年(713)开凿佛像,扩建寺宇。会昌法难时,该寺因有大佛而得以保留。当时的凌云寺规模宏大,殿宇楼阁达二百余间,诗人岑参曾有诗赞叹:“寺出飞鸟外,青峰载朱楼。”元、明时代,寺两次遭焚。 今寺为清康熙六年(1667)所筑。寺门巍峨壮观,画檐飞角,灿然耀眼,正中高悬巨大金匾,上集苏东坡书“凌云禅院”四字,两旁联文为“大江东去,佛法西来”。 进而为天王殿,殿外两侧分列明清两代重修寺宇的碑记,正中为弥陀佛坐像,笑容可掬,亲切逗人。两旁分列四大金刚。天王殿后为韦驮殿,韦驮像系木雕装金像,衣饰飘带,飞舞柔润。寺内大雄宝殿中高坐释迦牟尼三身像,两旁十八罗汉坐像神形各异,生动有致。 大雄宝殿背后是观音、地藏、文殊、普贤四像,为明以前的作品。寺内最后一重殿为藏经楼,为近代建筑。 凌云寺前有依崖而凿、面临长江的乐山大佛,寺后有唐代所建十三级密檐四方锥体形之灵宝塔。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