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远志斋词衷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远志斋词衷

远志斋词衷

清邹祇谟撰。一卷。共六十四则。所论内容有四:其一是词的体制与声律,包括“长调音节有出入”、“词中一调多名”、“诗词有别”、“诗词各有格”、“小调换韵”、“入声最难分别”、“填词当以近韵为法”、“词韵宽于诗韵”、“词不宜和韵”、“用韵须遵成法”等三十馀则。其二是词的流派与作法,包括“词有闲谈一派”、“柳州词派”、“长调需一气流贯”、“咏物须神似”、“咏古词须有寄托”、“集句词不必多作”等十馀则。就中,如谓“诗家有王、孟、储、韦一派,词流惟务观、仙伦、次山、少鲁诸家近似,与辛、刘徒作壮语者有别”;“词至咏古,非惟著不得宋诗腐论,并著不得晚唐人翻案法”等,皆是独具会心之语。其三是古今名家词的风格特征与艺术成就,包括“子山其年词情景兼得”、“稼轩词雄深雅健”、“彭金粟词”、“广陵诸子词”、“云华词”、“夏贵溪词”等十馀则,大多饶有见地。其四是前代词论家的偏失与讹误,包括“胡元瑞意见有偏”、“张程二谱多舛误”等数则,亦不失为一家之言。是书有清道光十年(1830)长洲顾氏刊《赐砚堂丛书》本、民国十年(1921)上海大东书局石印《词话丛钞》本。唐圭璋《词话丛编》据《赐砚堂丛书》新编本辑入。

☚ 填词杂说   词学全书 ☛

远志斋词衷

词话。一卷。清邹祗谟撰。邹祗谟(?—1670),字士,号程村,别号丽农山人。江苏武进(今常州市)人。生于明崇祯年间,清顺治十五年(1658)进士。晚年广为交际,与王士禛过从甚密。工词,有《丽农词》二卷。

《远志斋词衷》共六十三则,着重论述词的体制、词牌、声韵以及风格特色诸方面,并对前人论词之语多所阐述。作者强调作词要求神似,说:“咏物固不可不似,尤忌刻意太似。取形不如取神,用事不若用意。宋词至白石、梅溪,始得个中妙谛。”主张咏古词须有寄托,说:“词至咏古,非惟著不得宋诗腐论,并著不得晚唐人翻案法。反复流连,别有寄托。”评价辛弃疾词也颇中肯,说:“稼轩雄深雅健,自是本色,俱从南华冲虚得来。然作词之多,亦无如稼轩者。中调、短令亦间作妩媚语,观其得意处,真有压倒古人之意。”“词至稼轩,经子百家,驱斥如意。”对豪放词的态度与浙西词派的看法很不一样。此书有若干则论述诗词的不同特色,从体裁、格调、用韵等方面加以阐述,也颇有见解。其辨调名原起,认为“宋人词调不下千余,新度者即本词取句命名,余俱按谱填缀,若一一推凿,何能尽符原指。安知昔人最始命名者,其原词不已失传乎。且僻调甚多,安能一一傅会载籍。”“大率古人由词而制调,故命名多属本意。后人因调而填词,故赋寄率离原辞。曰填、曰寄,通用可知。”都较有说服力。

有《赐砚堂丛书》本、《词话丛钞》本。近人唐圭璋编入《词话丛编》,1986年中华书局版。

远志斋词衷

《远志斋词衷》

清邹祇谟著。杂评前人论词之语,可视作批评之批评,在词话中别具一格。内容涉及词之体制、作法、韵律与风格诸多方面。其论词之咏物,从张炎而来,又有所发展。张炎《词源》说:“诗难于咏物,词为尤难。体认稍真,则拘而不畅,模写差远,则晦而不明。要须收纵联密,用事合题。一段意思,全在结句,斯为绝妙。”提出所咏“了然在目,且不留滞于物”的理论。以此为基础,作者提出“咏物须神似”的命题,说:“咏物固不可不似,尤忌刻意太似。取形不如取神,用事不若用意。宋词至白石、梅溪,始得个中妙谛。”可谓摄咏物词之神,有极高的美学价值。

☚ 填词杂说   花草蒙拾 ☛

远志斋词衷

词论。清邹祇谟撰。一卷。祗谟有《丽农词》已著录。此编收论词札记六十三则,补遗一则,约二万字。有论词牌名称多条,对前人强释词名来历、混淆词名、曲名,多有辩驳。“咏古词须有寄托”,“集句词不必多作”,“词不宜和韵”。”词不以多为贵”诸论,亦有深刻见解。有《赐砚堂丛书》本,《词话丛钞》本,唐圭璋辑入《词话丛编》,一九八六年中华书局出版。

远志斋词衷

远志斋词衷

词话。一卷。清邹祗谟撰。邹祗谟(?—1670),字士,号程村,别号丽农山人。江苏武进(今常州市)人。生于明崇祯年间,清顺治十五年(1658)进士。晚年广为交际,与王士禛过从甚密。工词,有《丽农词》二卷。
《远志斋词衷》共六十三则,着重论述词的体制、词牌、声韵以及风格特色诸方面,并对前人论词之语多所阐述。作者强调作词要求神似,说:“咏物固不可不似,尤忌刻意太似。取形不如取神,用事不若用意。宋词至白石、梅溪,始得个中妙谛。”主张咏古词须有寄托,说:“词至咏古,非惟著不得宋诗腐论,并著不得晚唐人翻案法。反复流连,别有寄托。”评价辛弃疾词也颇中肯,说:“稼轩雄深雅健,自是本色,俱从南华冲虚得来。然作词之多,亦无如稼轩者。中调、短令亦间作妩媚语,观其得意处,真有压倒古人之意。”“词至稼轩,经子百家,驱斥如意。”对豪放词的态度与浙西词派的看法很不一样。此书有若干则论述诗词的不同特色,从体裁、格调、用韵等方面加以阐述,也颇有见解。其辨调名原起,认为“宋人词调不下千余,新度者即本词取句命名,余俱按谱填缀,若一一推凿,何能尽符原指。安知昔人最始命名者,其原词不已失传乎。且僻调甚多,安能一一傅会载籍。”“大率古人由词而制调,故命名多属本意。后人因调而填词,故赋寄率离原辞。曰填、曰寄,通用可知。”都较有说服力。
有《赐砚堂丛书》本、《词话丛钞》本。近人唐圭璋编入《词话丛编》,1986年中华书局版。

☚ 古今词论   花草蒙拾 ☛

远志斋词衷

一卷。清邹祇谟(约1666年前后在世)撰。邹祗谟字许士,号程村,江苏武进人。顺治进士。此书杂论词之体格及古今词家之得失,多录杨用修、胡元瑞、沈天羽、俞少卿、王阮亭诸家之言,并无发明之处。书的前半部分主要评述明清人所著《词谱》、《词韵》的优劣得失,并涉及张綎的《诗余图谱》,程明善的《啸余谱》,沈谦的《词韵》等书。对上述各书,作者都有辨正,指出其未尽善之处,同时指出,他们在词学失传之时,创为谱系,有荜路蓝缕之功。在辨词名缘起的数则文字中,作者批评时人附会载藉,妄取前人诗句定为词名的作法,认为不能尽符原意。主张“稽古学者,宁失阙疑,毋使后人徒资弹射可耳”。书的后半部分杂谈词的作法及风格特色,主张长调须曲折三致意,而气自流贯;词总须蕴藉生动,以言尽意不尽为佳;咏物词重视神似,谓“取形不如取神,用事不若用意”,要写出 “个中妙谛”;咏史则要 “反复流连,别有寄托”。他高度评价辛弃疾的词,认为词至稼轩,“经子百家,行间笔下,驱斥如意”,“雄深雅健,自是本色”。即使中调、短令间作妩媚语,其得意处,也有压倒古人之意。书的最后几则,论诗、词、曲韵不同之处,认为词韵宽于诗韵,填词当以近韵为法,不宜刻意摹仿古人。《远志斋词衷》杂引当时论词的著作和言论,加以评述和辨正,时有发挥引申,在同时的词话著作中别具一格。有《赐觇堂丛书》本。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7 1:22:53